第五届中国重庆国际啤酒节27日晚开幕,上万名热情疯狂的市民相互泼洒啤酒,将啤酒节变成了“泼酒节”,4小时消耗35吨啤酒(7月29日《新京报》)。消息传出,有论者心痛不已。对上万名重庆市民的行为进行了义正严词的声讨,称他们的行为是“耍酒疯”,且发出了“谁知杯中酒,滴滴皆辛苦”的感叹。
当然,如果从居家过日子来看,酒不喝,却拿来当水泼,这无论如何都是败家子行为。但论者忘记了一个前提,那就是这上万的市民是在什么场合来泼酒的?这上万的市民是在“第五届中国重庆国际啤酒节”的现场,他们是山城啤酒的热烈拥趸者,他们是用自己的钱来泼洒啤酒,他们是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他们热爱重庆、热爱山城啤酒的热忱。而主办方为了回报山城市民的厚爱,也准备了近25吨啤酒,并按市场价算5元一杯的啤酒,在现场只卖1元钱,这事实上就等于是白送市民啊。这些啤酒本来就是拿来潇洒、拿来“浪费”的!至于是喝进肚子里,还是泼洒在身上及地上,那只是形式的区别而已。
我想起了西班牙的“西红柿节”,每年八月,西班牙人都举行一个特别的节日----西红柿节。两个小时之内,成千上万的西红柿被倾倒了下来,数万名狂欢者涌上西班牙东部小镇布诺尔的街头,用熟透了的西红柿互相投掷,同时也把祝福送给在场所有被西红柿击中的人。
这情景如果被国内的不知就里的论者看见,恐怕也要大发感叹了,上百吨的西红柿就这样被人们白白的浪费了,哪有这样败家的行为?!如果有人要这样议论,恐怕要贻笑大方了!节庆不言浪费!什么叫节庆?节庆就一个字:爽!能使一国民众欢乐的日子就是节庆!同时,这也是很好的广告宣传,还有什么比这种宣传更能扩大国家的影响?我们一提斗牛与西红柿节,就想起了西班牙;一提起狂欢节,就想到了巴西。同样,一提起足球与服装节,就想到了大连;如今,一提起啤酒节,就想到了美丽的山城----重庆!这广告效应是多少钱也换不来的呀!
事实上重庆啤酒就是依托节庆来宣传自己的产品,来扩大自己的影响,从而来扩大自己的销售市场。这无非是企业的一种广告宣传策略,一种促销手段而已。
现代企业的营销要依托广告,广告又借助各种平台来展示企业和产品的形象。可以这样说,广告是现代企业的一个不可获缺的沟通中介。把企业的广告行为说成是不节约,这恐怕是外行话。正确的说法应是:广告投入与产品销售一般应成正比。换言之,广告投放越多,企业的收益越大。这也难怪许多企业不惜花上亿广告去争夺央视的黄金时段的播映权了。
这次,重庆啤酒节“四小时消耗35吨啤酒,令主办方心痛不已。”表面上看似乎如此,但事实上暗地里主办方及重啤的老总们不知内心有多高兴!重庆啤酒的知名度也随着这天空中飘散的酒香一样四处远扬。当年茅台酒去巴黎参展,为了吸引更多人注意,他们故意打烂几瓶茅台酒,茅台酒香一下弥漫了整个展览馆,从而一举获得国际金奖而天下知名!不知重啤的老总是否受其影响?
广告的力量是巨大的,广告的策略是多样的。随着啤酒节一晚上潇洒掉35万吨啤酒的消息的传播,重庆啤酒也会让越来越多的人知道。说不定啤酒节也会与山城夜景、山城美女及山城火锅一样,成为宣传重庆的又一张名片。
搜狗(www.sogou.com)搜索:“啤酒”,共找到
4,825,418
个相关网页.
( 责任编辑:悲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