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南方的洪灾牵动全国上下。对于党政官员而言,应对洪灾就是执政为民的实际行动。抗洪中如何尽量避免人员伤亡,尽量减少国家集体人民财产损失,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就显得重于一切、先于一切、压倒一切。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在抗洪关键时刻奔赴北江大堤与在场水利专家们一起解答一道“算术题”富有启迪。
北江大堤维系着广州和珠三角的安危。1915年那场特大洪灾,广州就曾一周之内死亡数十万人。因此,按广东省长黄华华的话,北江大堤只能死守,不能出现“万一”,必须“一万”确保。但是,怎么死守?北江大堤怎么面对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
6月23日下午5时20分,张德江书记与黄华华省长一起与专家们在堤上解答“算术题”。人们看到,面对汹汹洪水,张德江推开地图,列出道道题目,问出组组数据。当有人提出“拆迁北侧大堤外的民居,腾出空间加宽北堤,以抵御水压”时,张德江提出如果换作“拓宽南侧江面,只需拆迁江心洲南部的少量民居,是否更划算、更长远?”张德江的解题答案获得专家们的称许。
抗洪救灾,人们已屡见不鲜。但是,如何救灾却是见仁见智。在这次抗洪中,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为人们树起了一个榜样,这就是:科学抗洪。
多年来,在救灾问题,人们听到的多是“人在堤在”的“惊天喊声”,读到的多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感人篇章;见到的多是前仆后继奋不顾身的人山人海加沙包堵江拦海场面。与贪生怕死望险而逃相比,“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永远是值得弘扬的宝贵精神。
但是,很多时候,汹汹洪水仅靠“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是守不了的。因此强调科学搞洪就显得特别的重要。张德江在大堤上与专家们绞尽脑汁算“算术题”,就是与专家们一起研究分流特大洪水对大堤的压力。而只有成功分流,洪水才能减轻大堤的压力,大堤才有可能保得住立得稳,人民生命财产才有可能获得安全。因此,抗洪救灾,关键的是科学救灾。
科学救灾,就要尊重专家、科学工作者。张德江是带着问题和专家们在大堤上讨论的,即使当他的意见比较合理,获得专家们赞成时,他也不搞一锤定音,而是郑重表示:由科学说了算。反观某些地方,每临抗灾时,一些官员喜好“当场拍板”,不把专家意见当回事,往往以主观臆测替代科学论证,结果,非但徒劳无功,往往会酿成严重后果。
近日,胡锦涛总书记与温家宝总理分别就防汛抗洪救灾工作做出重要指示时,几乎都谈到科学救灾问题。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一定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精心部署,科学配合,真正把各项防汛抗洪措施落到实处”。而温家宝总理则要求“坚持依法防洪,科学防洪,军民团结防洪的方针”。无论是讲“科学调度”还是“科学防洪”,都突出“科学”。可见,科学抗灾确实是整个抗洪救灾的关键。
省委书记在抗洪大堤与专家算“算术题”令人“眼前一亮”。
搜狗(www.sogou.com)搜索:“张德江”,共找到
262,886
个相关网页.
( 责任编辑:悲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