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前,成都市1.5万辆公务车将全部贴上统一的“太阳鸟”标志。据介绍,该标志不易复制,无法撕毁,为双层圆圈构成的车轮,内圆为金黄色和白色构成的金沙太阳鸟图腾,在双层圆圈之间为中文和拼音的“成都市公务用车”黑色字体,为方便管理和监督,最下方居中位置为市级机关和各区(市)县的名称和编号。
开着公车外出私人应酬,动用公车办私事,诸如此类司空见惯的“车轮子腐败”行为,今后在成都市将成为“过街老鼠”。这是成都市强调的“公车贴标”意义。对这种良好的反腐初衷,社会无可质疑。然而,“公车贴标”,能否收到遏制“车轮子腐败”的效果,依笔者之见,这纯系一种反腐制度上的懒惰行为。
时下,“车轮子腐败”在一些党政机关愈演愈烈,花样也不断翻新更迭。有的将公车当私家工具,仅限于自家人享用;有的将公车当“教练车”,你学我学他也学;有的公车玩“变脸”游戏,工作时挂公车牌,节假日私用挂普通私牌。至于将公车车牌贴上“遮羞布”,频频出没于婚丧嫁娶场合或高档娱乐场所,更是见怪不怪了。据一位长期为领导开车的司机透露,当前公车使用普遍存在“三个三分之一”,即领导干部公务使用三分之一,领导干部私用三分之一,驾驶员私用三分之一。
公车私用不但加重了财政经济负担,更严重的是滋生了特权意识,催生了腐败行径,已到了非整治不可的地步了。然依靠“公车贴标”来遏制“车轮子腐败”,表面看这是将公车私用的监督权交给群众,让社会充当监督主体,从这个层次上说具有积极意义。而事实上,当对公车私用行为的处置权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的时候,这种监督能量便十分有限,其效果也大打折扣。
可以说,时下公车私用已成为党政机关的一种普通现象,公众对公车的监督早已产生了一种心理疲软和视觉疲软,既使是纪检监督部门也同样存在有“公车腐败”是小题大作的错误认识,漠然视之。 比如法纪明确规定公车不能参与婚丧嫁娶活动,可时下贴着“百年好合”的公车招摇撞市已屡见不鲜。不但普通百姓,就是有关监督职能部门也明知是公车,可从不见有人去举报,更鲜见有人因此而受到处理。因而,以贴标的形式来激发公众的监督热情,这不但只是一厢情愿的推断,相反,还会使有关职能部门患上“公车反腐”依赖症和麻痹症,懒惰于在反腐制度的健全和落实上下功夫。
因此,与其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在公车上贴标,不如扎扎实实地抓好现有的公车管理制度,动真碰硬,“刺刀见红”,发现一起,严肃处理一起。只有制度真正地坚挺和刚硬了,公众自会主动高擎起监督权,公车私用才能真正成为“过街老鼠”。
( 责任编辑:悲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