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一家媒体报道了新信访条例实施第一天的情况。看到国务院信访办和全国人大信访办的名字第一次镌刻在胡同口的墙壁上,所有接访的政府工作人员态度非常和蔼,各地派来的“截访”干部不见了。记者由此得出结论:上访者已经踏上归乡之路。
国家颁布新的信访条例后,确实出现了新的气象。特别是首都北京,对待上访者的态度有了明显转变。这是新的信访条例贯彻党和政府“以人为本”精神,真正把群众的疾苦放在心里,认真地依法解决信访问题的结果。有关部门的领导认为,上访的群众绝大多数是有正当理由的;上访的问题里,绝大多数也是能够解决的。如果各地各级政府官员认真倾听上访者的诉求,把老百姓当成自己的亲人,真心实意地解决问题,那么,“把上访的问题解决在基层”就绝不会是一句空话。
解决信访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主要的是理念问题。
如果把上访的群众当作“不稳定因素”,采取各种手段“截访”、打击,那么,有冤屈的群众就会层层上访,直至首都北京,到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投诉。这对于老百姓的上访成本来说,是多么的巨大、多么的可怕啊!试想,正常的、希望过安稳生活的人,谁愿意过冬天寒风割、夏天烈日烤,处处遭白眼、随时被驱赶的上访生活?同样,对于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也要为那些本应该在当地解决的问题而付出巨大的代价,承受巨大的压力。
如果把上访者当作自己的亲人,耐心听取他们的呼声,千方百计抚慰他们受伤的心灵,根据自己的职责,与各有关部门协商,或通过法律的手段,切实维护上访者的合法权益,那么,群众还会一次次地越级上访吗?从两个“绝大多数”来看,有些地方之所以上访不断、事件不断、警报不断,主要的原因不在老百姓,而在那些不关群众痛痒、不闻群众疾苦、不理群众要求、不听群众呼声的官僚!应该说,中国的老百姓是最通情达理的,只要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或者一时解决不了,把道理如实讲清楚,绝大多数老百姓绝不会无理取闹,更不会制造影响社会稳定的事件。
让上访者踏上归乡之路,不仅是一个美好的愿望,而且也是各级政府官员的神圣职责。这里的关键是要切实帮助上访者解决实际问题,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切实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假如用过去那种“截访”、驱赶、抓捕的办法,只能激化矛盾,不但不能真正解决社会问题,反而疏远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也与法治社会的目标背道而驰。
新信访条例实行后出现的新气象,值得肯定。但是,也应该清醒地看到,这只是“万里长征”迈出的第一步,不能指望一纸条例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只有等到政府官员真正把老百姓视为亲人,尽职尽责为群众办实事,依法处理群众上访问题,并且严肃处理那些不愿意给老百姓做事甚至祸害老百姓的官员,信访问题才能从根子上得到解决,上访者才能真正踏上归乡之路。
( 责任编辑:悲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