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谈-新闻评论 搜狐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财经 - IT - 汽车 - 房产 - 女人 - 短信 - 彩信 - 校友录 - 邮件 - 搜索 - BBS - 搜狗
日月谈-新闻评论-搜狐网
评论首页 | 社会 | 时政 | 国际 | 经济  | IT | 汽车 | 文化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论坛
小调查
  南京为创文明城市限制拖拉机进城 瓜农含泪抛售
南京为创文明城市限制拖拉机进城是否合适?
1、拖拉机进城是否不文明?
不文明,影响市容。
拖拉机进城方便了群众。
说不好。
2、这样做是否侵害了农民利益?
侵害了农民利益,伤害农民积极性。
这样做也是为了城市的文明。
不好说。
  往期调查
专栏作家

经济

柴之菁 | 薛兆丰 | 鲁 宁 方 刚 | 吴向宏 | 李子旸 冀志罡 | 郭松民 | 易宪容

文化

朱学勤 | 葛剑雄 | 雷 颐 袁伟时 | 张远山 | 薛 涌 朱大可 | 徐友渔 | 熊培云

体育

方 肇 | 毕熙东 | 舒桂林 张慧德 | 于 嘉 | 贾志刚 周才鸿 | 陶 伟 | 李 珂

热点回顾
·吃喝嫖赌齐全的阜阳法官
·
警察为何被警察打死?
·他们该不该被女老板罚裸站
·“小姐”进村说明了什么?
·站在街上就是“卖淫女”?
·小姐出没农家乐让人难乐
·河南人真的被歧视了吗?
·警察如此作为让人悲哀
·房子七十年后怎么办?
·“强奸幼女”竟然合法?
网友评论

·河南人真的被歧视了吗?
·女兵裸浴当卖点有辱经典
·为文革博物馆的民间性质叫好
·小泉会“浪子回头”吗
·不能放过刑讯逼供的人
·逼迫女同学手淫的悲剧
·张在玉的“死而复生”体现了司法公正?
·你赞成裸体播新闻吗?
·书记该先追车还是先救人
·自考生是北大的失败?
·你会歧视河南人吗?
您现在的位置:搜狐首页 » 媒体评论 » 社会评论 » 愿“卖爱情”的闹剧别再重演

愿“卖爱情”的闹剧别再重演
作者:徐云鹏 来源: 红网  Star.news.sohu.com 2005年6月20日09:30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0)】 【收藏本文 收藏本文】 【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18日上午11时许,一名穿着讲究的英俊男子在昆明市宝善街当街上演“卖爱情”。该男子在宝善街中信实业银行对面人行道的地上贴了一张纸,上写:“需要帮助,本人急售或卖断爱情(10万元)”。他“卖爱情”主要是由于生活陷入了困境,而且还欠下了前任女友的一段“感情债”,因此决定以“卖爱情”的方式进行偿还(6月19日《江南时报》)。

  笔者无法得知当时在现场围观者心里的真实感受,但自己内心深切感到,把个人爱情化作商品明码实价地出卖,是一种赤裸裸的买卖交易,是对崇高而神圣的爱情的亵渎,是拿诚挚而纯朴的情感开涮,这无疑是一场恶作剧或作秀。即使真的有一位“有足够的经济基础,综合素质高,且双方在认识后有共同的语言”女子收买这份“爱情”,充其量也就是女方赎买了男方,男方卖身给女方,很难有幸福可言。笔者相信,“这名男子的‘爱情’依然只有人围观,而没有人购买。”

  古人云:“婚而论财,有失夫妻之道。”汉高祖刘邦的岳父吕公,就很蔑视买卖婚姻。刘邦出身低微,家中清贫,吕公不嫌他位卑财寡,取其才干,不顾妻子反对把女儿吕雉嫁给了他,后刘邦应势而起,成就大业。古人尚能如此,而今人不比,境界之低,可想而知。

  爱情不是凭空产生的,人的生理属性(即两性之间的吸引力)是她产生和存在的自然基础。同时,人是社会化的人,自然基础虽是基本的,但人与其他动物的“情欲”有着本质的区别,仅有两性生活是不够的,更要有包括工作、学习、娱乐、交往等丰富的社会生活,进而实现双方在思想感情、精神境界、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协调一致、和谐共鸣。这恐怕是恩格斯把自然属性的“体态的美丽”和社会属性的“亲密的交往,融洽的志趣”等作为产生爱情重要前提的缘由。

  只有爱“人”,爱情才有坚实的基础。婚姻的对象是人而不是金钱,真正的爱情,是两性间诚挚纯扑的一种感情。无数事实证明,金钱非但买不到爱情,更无法产生爱情,只能诱惑那些灵魂丑恶、贪得无厌和意志薄弱的人。建立在金钱之上的爱情,并不是真正的爱情,充其量不过是一种买卖关系,一旦金钱发生变化,这种交易就变得非等价了,这交易的产物就会随之瓦解。

  由此可知,爱情决非是来去无踪的神秘天使,亦非俯手皆拾的寻常木偶,而是发生于符合人伦道德的两性之间的爱慕之情。她既是一种特别微妙细腻的感情,又是一种富于理性的精神现象,她首先要求精神上的高度结合,而不是财物上的索取。富于情感、富于理性、勇于憧憬新美如画的爱情,才是正确婚恋观的真实投影。


搜狗(www.sogou.com)搜索:“爱情”,共找到 27,206,545 个相关网页.

( 责任编辑:悲风 )

央视名嘴为何如此恶俗   >>>进入评论频道,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推荐】【字体: 】【打印】 【收藏】 【关闭
■相关链接

  • 贩毒供孩子读书的巨大反讽(06/20 09:29)
  • 他们究竟在“关爱”什么?!(06/20 09:25)
  • 雨中欣赏孩子们几分钟的表演不是问题(06/20 09:03)
  • 把贪官胃口“喂”大的五种人(06/20 08:57)
  • “村官儿”也欢迎“小姐”下乡?(06/20 08:51)
  • 中学生不知道屈原又怎样?(06/20 08:49)
  • 为何《乡村八记》出自城市学子之手(06/20 08:47)
  • 教授收采访费:“说出思想”的劳动价值(06/20 08:43)
  • 一个北京司机看杜宝良(06/18 12:57)
  • 请发表您的看法
    用户:  匿名发出
     您要为您所发的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留言:
     *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 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ChinaRen - 搜狐招聘 - 网站登录 - 帮助中心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Copyright © 2005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