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0日,我们重庆大渡口区一街道主办的“关爱女孩”活动在街道新工社区举行,9个四五岁的小女孩在大雨中为观众表演舞蹈《金葵花》。坐在第一排观看的是打着雨伞的我们几个区委、政府领导和教委等有关部门负责人。
新闻、照片一经披露,顿时怒涛拍岸。《红辣椒评论》有评论文章《领导缘何要将“关爱女孩”进行到底?》认为:解释只有一个,他们是领导,得摆姿态,做样子;实用理性重于普遍人性,大雨中的女孩成为他们实现政治理想的道具。有人撰文《他们究竟在“关爱”什么?!》称我们看戏的领导是“一张张丑恶的嘴脸”,追问“他们会让自己的女儿在冷雨中露背演出,自己津津有味地在一旁欣赏么?”有人对我们“十分安然自在地欣赏女童在倾盆大雨中的表演”义愤填膺,认为“革命尚未成功”,发出了“救救官员”的呐喊。不单我们成为千夫所指,广大同仁亦被牵连。
大错已经铸成,处理只在迟早。我不想说我很亲切;我不想说我很纯洁;可是我不能拒绝心中的感觉。特在此声辩一二,诸君明鉴。
第一,当时不是大雨更不是倾盆大雨而是中雨。这是真的,有新闻照片为证。如果真是大雨的话,女孩的裙子断不会飘飘然。
第二,我们并没有将“关爱女孩”进行到底。观看了第一个节目《金葵花》便“嘎然而止”,前后还不到10分钟。本来街道举行“关爱女孩”文艺宣传活动,安排4家幼儿园表演的是7个节目。
第三,我们摆姿态做样子也是从实际出发。节目准备多时早承诺观看,我们不能对小朋友摆官架子理当践诺;原定9点开始的表演因为当时雨较大,推迟5分钟才开始;表演中雨大了,第一个节目结束立即终止,可以说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在一个几分钟小节目演出过程中该不该立即下令停止可能见仁见智,但记者称停止“原因是众多围观市民发出了‘孩子们真遭罪’的责备”纯属主观臆断。我们坐在第一排,围观市民声音当时根本不可能马上传到我的耳朵;事实是,舞蹈进行到一半,我见雨大了便对旁边的教育局长说:“可以结束了。”
“关爱女孩”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理性与人性哪个更重要并没有标准答案。领导不是冷血动物,也讲人性。那天,我自己的女儿的确没有上台,但她在后面观看,我女儿的女儿却恰巧在台上表演舞蹈《金葵花》!此前她非要与我拉钩:不管下不下雨她都要表演我都要观看。对自己一直钟爱的外孙女的要求,我笑着答应了。人性与理性,分得清、说得明么?!说实话,我们在雨中欣赏孩子们几分钟的表演不是问题,真正的问题一言以蔽之:不该打伞。
评论当讲理性,靠逻辑的力量以理服人。当年官员爱对群众上纲上线,如今反过来了,这诚然是社会的进步;但“丑恶的嘴脸”式的低级漫骂、“革命尚未成功” 式的无限上纲,反倒苍白无力;效果能有几许呢?!
( 责任编辑:悲风 )
搜狗(www.sogou.com)搜索:“表演”,共找到
10,264,492
个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