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浙江永康市古山镇派出所民警破获了一起抢劫案,11位在当地武校就读的学生(年龄在14至16周岁),凭着习武所得的功夫,强行抢劫路人,抢的东西包括现金、手机甚至几根香烟,案值5000元左右,媒体称其为“特大抢劫团伙”。古山派出所所长应业东说,这是一起特大抢劫案,按照以往的情况,如果这些孩子已经年满18岁的话,死刑、无期徒刑都是有可能的,至少也要判个十几年。(5月31日《青年时报》)
武术教育作为一种特殊教育,近年来越来越多地受到国人的青睐,各地兴办的武校多如雨后春笋。据统计,截至1999年底,全国共有武术馆校约1万多所,参加武术馆、校、社、站活动的人达到数十万之众。现在的数字已远远超出了这些。我不知道外国有没有这类武校,只知道武校在我国遍地开花造成的负面影响日益明显。武校学生伤人和参与抢劫的新闻时有所闻。在去年6月间落网的黑恶势力团伙头目、全国散打冠军郭飞,曾就读于少林寺武术学校;2003年3月16日,西安市某武术学校学生阿疆等5人对2名初一学生实施殴打,之后抢走数十元现金;2005年2月17日凌晨,曾在武校学艺三年的山东青年范某蒙面抢劫两名美容小姐,抢走现金100余元、海尔手机一部。这类事件的不断出现,不禁使人担忧:武校有成滋生暴力温床的潜在可能。
担忧的依据不仅来自上述事实,还来自下列分析:一是生源问题,就读武校的学生多是学业成绩不理想的问题生,或者遭遇家庭变故的子女,如教育不当,其不良行为有可能发展成暴力倾向;二是管理问题,武校名义上属于当地公安机关、教育和体育行政部门归口管理,实际上往往成为三不管单位,教学计划、师资配备和课程设置多由武校自己制定安排,这样直接导致办学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合理,普通学校必须要求完成的教育教学计划得不到落实;三是文化问题,我国的暴力文化渊源有自,有着广泛的民间基础,加上最近几年暴力影视书刊的泛滥,网络游戏的推波助澜,武校学生极有可能偏离习武方向,走向暴力犯罪的道路。
就读武校的学生大多还是十五六岁的少年,价值观、是非观正趋于形成的阶段,如果此时教师不对他们进行道德和法制教育,一味地对他们实施拳脚训练,结果很可能拳术练成之时正是人生失败之时。习武之人一旦失去“武德”,给公众带来的威胁、给社会造成的危害尤为突出,因此我们希望各地公安机关、教育和体育行政部门严格审批制度,抬高准入门槛,控制武校发展过快过滥的现象,同时要关停转一批办学宗旨不端正、管理不善、存在严重治安隐患的武校。同时,严格落实2000年7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下发的《关于加强各类武术学校及习武场所管理的通知》精神,县级以上体育、教育行政部门和公安机关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分别对各类武术学校及习武场所的武术专业教育、文化知识学习和治安管理工作加强指导和监督,督促武校把思想品德课、法制教育课和文化知识课开足开好,真正把武校办成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武术人才的摇篮。
搜狗(www.sogou.com)搜索:“武校”,共找到
19,641
个相关网页.
( 责任编辑:悲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