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谈-新闻评论 搜狐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财经 - IT - 汽车 - 房产 - 女人 - 短信 - 彩信 - 校友录 - 邮件 - 搜索 - BBS - 搜狗
日月谈-新闻评论-搜狐网
评论首页 | 社会 | 时政 | 国际 | 经济  | IT | 汽车 | 文化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论坛
小调查
  南京为创文明城市限制拖拉机进城 瓜农含泪抛售
南京为创文明城市限制拖拉机进城是否合适?
1、拖拉机进城是否不文明?
不文明,影响市容。
拖拉机进城方便了群众。
说不好。
2、这样做是否侵害了农民利益?
侵害了农民利益,伤害农民积极性。
这样做也是为了城市的文明。
不好说。
  往期调查
专栏作家

经济

柴之菁 | 薛兆丰 | 鲁 宁 方 刚 | 吴向宏 | 李子旸 冀志罡 | 郭松民 | 易宪容

文化

朱学勤 | 葛剑雄 | 雷 颐 袁伟时 | 张远山 | 薛 涌 朱大可 | 徐友渔 | 熊培云

体育

方 肇 | 毕熙东 | 舒桂林 张慧德 | 于 嘉 | 贾志刚 周才鸿 | 陶 伟 | 李 珂

热点回顾
·吃喝嫖赌齐全的阜阳法官
·
警察为何被警察打死?
·他们该不该被女老板罚裸站
·“小姐”进村说明了什么?
·站在街上就是“卖淫女”?
·小姐出没农家乐让人难乐
·河南人真的被歧视了吗?
·警察如此作为让人悲哀
·房子七十年后怎么办?
·“强奸幼女”竟然合法?
网友评论

·河南人真的被歧视了吗?
·女兵裸浴当卖点有辱经典
·为文革博物馆的民间性质叫好
·小泉会“浪子回头”吗
·不能放过刑讯逼供的人
·逼迫女同学手淫的悲剧
·张在玉的“死而复生”体现了司法公正?
·你赞成裸体播新闻吗?
·书记该先追车还是先救人
·自考生是北大的失败?
·你会歧视河南人吗?
您现在的位置:搜狐首页 » 媒体评论 » 社会评论 » 家长应学会拒绝“儿童劫”

家长应学会拒绝“儿童劫”
作者:吴向阳 来源: 红网  Star.news.sohu.com 2005年6月1日09:31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0)】 【收藏本文 收藏本文】 【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这个双休日由于临近“六一”儿童节而显得格外热闹。几乎各家商场的儿童专柜都挤满了前来购买节日礼物的家长,一些动辄高达六七百元的玩具、高档服装等竟然全面销售飘红。(2005年5月31《扬子晚报》)

  看着儿童节商品全线飘红,商家的脸上乐开了花,可作为父母心情却有另一番滋味,儿童节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儿童劫”,一个儿童节,却花费了近千元。据新闻报道中说,大部分家长有这样的想法,既然孩子看中了,做家长的自然也不好拒绝,毕竟一家就一个孩子,再苦也不能苦孩子嘛。笔者认为,其实大可不必,对于儿童劫,家长应学会拒绝,拒绝孩子不合理的要求。这才是对孩子的终身负责,因为拒绝也是一种关爱。

  “棍棒底下出孝子”曾经是风靡一时的做法,但个性发展没有好处。而现在家长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对孩子过于溺爱,同样陷入了爱的沼泽。一到孩子的节日,孩子礼物非贵而不要,家长对孩子的礼物也一执千金。有调查显示,在近八成的工薪三口之家中,孩子的月平均消费竟超过一个大人,儿童的消费成了越来越多家庭无法承受之重。目前儿童高消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追名牌。二是重样式。三是求洋心理。现在孩子的礼物越来越大,规格越来越高,同样花销也越来越多。笔者认为,对于儿童节如何送孩子礼物,家长应该充分考虑,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不能对孩子百依百顺,一味的满足孩子的攀比心理,而应该“只买对的,不买贵的”。

  其实,这方面西方一些富翁的做法对我们有借鉴意义。他们虽然有钱,但不像现在我国某些富人那样,送给孩子豪华宝马汽车,买阿迪达斯时装等奢侈品,他们送给孩子的礼物是很有讲究的,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帕特里克是美国的一位“阔少”,1973年,在他10岁生日那天,父亲送给他一台康莫多公司生产的小型计算机。在当时计算机还是件罕见的东西。小帕特里克对这台计算机爱不释手,几年下来,帕特里克成了一名计算机高手。现在,他经营着两家计算机公司。可以说,是那件特殊的生日礼物决定了帕特里克的一生。

  好的礼物可以决定一个人的一生,而不合适的礼物贻误孩子一辈子。所以,家长对待孩子的礼物要求,不能一味的娇惯顺从,合理的拒绝孩子不合理的要求。但在儿童节,也不能冷落了孩子,为了表达孩子过节的喜庆心情,家长们可以学习西方那些富翁的做法,选择一些对孩子的成长有意义的礼物,不仅让孩子在节日享受到礼物的喜悦,更要通过这样的礼物激发孩子的潜能和上进心,使其受益一生,而不是一味满足孩子的贪欲,不然到最后欲壑难平,受害的不仅孩子,还有家长。家长应学会拒绝儿童劫,对孩子有益,对自己有益,对社会有益。


搜狗(www.sogou.com)搜索:“家长”,共找到 11,134,281 个相关网页.

( 责任编辑:悲风 )

央视名嘴为何如此恶俗   >>>进入评论频道,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推荐】【字体: 】【打印】 【收藏】 【关闭
■相关链接

  • 中国人 你什么时候才可以远离野蛮?(06/01 09:02)
  • 孩子成长还有多少不健康隐患(06/01 08:46)
  • 被警察殴打的胎儿命运令人担忧(06/01 08:41)
  • 善待学生方是大学风范(06/01 08:34)
  • 烟草业持续成为最大税源的伦理困境(05/31 20:46)
  • 文化名人“闪烁”于香烟广告的忧思(05/31 18:55)
  • 少年“扒飞机”的警示(05/31 16:23)
  • 是谁赋予潘余均高规格的葬礼(05/31 13:47)
  • 市民下河抓贼 警察袖手旁观(05/31 13:43)
  • 请发表您的看法
    用户:  匿名发出
     您要为您所发的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留言:
     *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 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ChinaRen - 搜狐招聘 - 网站登录 - 帮助中心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Copyright © 2005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