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双休日由于临近“六一”儿童节而显得格外热闹。几乎各家商场的儿童专柜都挤满了前来购买节日礼物的家长,一些动辄高达六七百元的玩具、高档服装等竟然全面销售飘红。(2005年5月31《扬子晚报》)
看着儿童节商品全线飘红,商家的脸上乐开了花,可作为父母心情却有另一番滋味,儿童节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儿童劫”,一个儿童节,却花费了近千元。据新闻报道中说,大部分家长有这样的想法,既然孩子看中了,做家长的自然也不好拒绝,毕竟一家就一个孩子,再苦也不能苦孩子嘛。笔者认为,其实大可不必,对于儿童劫,家长应学会拒绝,拒绝孩子不合理的要求。这才是对孩子的终身负责,因为拒绝也是一种关爱。
“棍棒底下出孝子”曾经是风靡一时的做法,但个性发展没有好处。而现在家长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对孩子过于溺爱,同样陷入了爱的沼泽。一到孩子的节日,孩子礼物非贵而不要,家长对孩子的礼物也一执千金。有调查显示,在近八成的工薪三口之家中,孩子的月平均消费竟超过一个大人,儿童的消费成了越来越多家庭无法承受之重。目前儿童高消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追名牌。二是重样式。三是求洋心理。现在孩子的礼物越来越大,规格越来越高,同样花销也越来越多。笔者认为,对于儿童节如何送孩子礼物,家长应该充分考虑,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不能对孩子百依百顺,一味的满足孩子的攀比心理,而应该“只买对的,不买贵的”。
其实,这方面西方一些富翁的做法对我们有借鉴意义。他们虽然有钱,但不像现在我国某些富人那样,送给孩子豪华宝马汽车,买阿迪达斯时装等奢侈品,他们送给孩子的礼物是很有讲究的,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帕特里克是美国的一位“阔少”,1973年,在他10岁生日那天,父亲送给他一台康莫多公司生产的小型计算机。在当时计算机还是件罕见的东西。小帕特里克对这台计算机爱不释手,几年下来,帕特里克成了一名计算机高手。现在,他经营着两家计算机公司。可以说,是那件特殊的生日礼物决定了帕特里克的一生。
好的礼物可以决定一个人的一生,而不合适的礼物贻误孩子一辈子。所以,家长对待孩子的礼物要求,不能一味的娇惯顺从,合理的拒绝孩子不合理的要求。但在儿童节,也不能冷落了孩子,为了表达孩子过节的喜庆心情,家长们可以学习西方那些富翁的做法,选择一些对孩子的成长有意义的礼物,不仅让孩子在节日享受到礼物的喜悦,更要通过这样的礼物激发孩子的潜能和上进心,使其受益一生,而不是一味满足孩子的贪欲,不然到最后欲壑难平,受害的不仅孩子,还有家长。家长应学会拒绝儿童劫,对孩子有益,对自己有益,对社会有益。
搜狗(www.sogou.com)搜索:“家长”,共找到
11,134,281
个相关网页.
( 责任编辑:悲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