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最近举行了“楚才杯”国际中小学作文比赛,小学五年级的作文题是“给我一点时间”。4200份考卷,竟有超过70%的孩子选择了一个共同的题材——被妈妈逼着整天“培优”,学习压力大,期望妈妈给自己一点时间。孩子们甚至不约而同地将妈妈刻画成“变色龙”、“母老虎”、“河东狮吼”等形象。教育专家认为:3000名孩子不约而同地“妖魔化”妈妈,是现代母亲这个角色带来的结果,反映了妈妈们在当代社会面临的共同困惑,也说明构建和谐母子关系迫在眉睫。
什么叫“童言无忌”?孩子们此番心声流露可谓再真实、可信不过!与其说这是一场作文比赛,倒不如说是一次比其它任何调查都客观、准确、权威的问卷调查。由此推想,全国会有多少妈妈在孩子心目中同样这般“尊容”?近几年,由“望子成龙”酿成的悲剧时有所闻:有的难以忍受学业负担,离家出走,浪迹社会;有的心高志远,不断自我加压,以至神经错乱、身心俱伤;有的狠心妈妈将不听话的亲生孩子活活打死;有的孩子不堪家长苛求,以恨报爱,弑父杀母……
母爱永远是伟大的,没理由怀疑多数妈妈的子女教育不是出于母爱。围绕“望子成龙”所构成的长幼关系“运行机制”,按说首先应是一种“情感机制”,然而不能不指出,相当一部分妈妈,其母爱背后的内在驱动力,未必都是真爱,而是“利益”。这种利益,也许是丁俊晖之父曾直言不讳的“赌博”,也许是妈妈自身的各种利益,例如延续自己未实现的理想、满足虚荣心等等。既然是为追逐利益而付出,便构成一种“利益机制”,一种特定的“成本收益”公式。
用“成本收益”衡量“望子成龙”,无论宏观账还是微观账,大抵都是可以计算的。若算宏观账,想必是个“负数”,因为不仅应把悲剧损失列入成本,还应把70%孩子的精神损失、妈妈被“妖魔化”的形象损失、母爱被扭曲和贬值的情感损失等等列入成本。既然这是个负数,每个家庭的平均收益账也无法例外。既如此,为何多数妈妈乐此不疲?大概是因为“成本收益”账的算法严重有误甚至存在某些认识上的误区:妈妈们也许会把个别“神童”的成功之路当成每个孩子都可以套用的成长公式;学钢琴、学舞蹈等等花掉了大把的银子甚至负债累累,而妈妈们根本就不懂在这些“行当”成名的规律,付出的当然是一笔冤枉成本;孩子的天性被压抑、孩子的自由乃至人身权利被限制,对于他们来说肯定是一笔损失,假如因此影响了其人格发育、精神和感情的健康乃至一生,其损失大矣!然而,有多少妈妈具备这样的“计算”能力?
妈妈们被“妖魔化”的现状必须改变,围绕子女教育形成的“成本收益”公式理应被打破,问题是靠谁去改变,怎么才可能打破。仅仅靠理论说教,仅仅靠先进的子女教育理念按部就班地普及,显然无法尽快把孩子们从“妖魔”的阴影下解放出来,假如笔者前文所言“成本收益”公式是客观存在的,倒可以提供重要启发,何不通过加大妈妈们的“望子成龙”成本以促其改变、催其猛醒:一些发达国家关于未成年子女的监护都有详尽的法律规定,虽然不宜照搬,但未必不能借鉴。假如我国保护儿童权益的法律更加完善,假如建立一种相应的举报、监控网络,只要在管教子女中出现不当行为即可能被警告、被问责,看得见的“成本”明显加大了,妈妈们的“望子成龙”账也许立马就能自觉地换一种“算”法。
( 责任编辑:周克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