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业是一个暴利行业可谓是地球人都知道的秘密,可是到底“暴”到什么程度却没人说得清楚,真正的知情人开发商当然是不会说的,因为这是“最高的商业秘密”。日前福州市物价部门公布了该市市区商品房的成本信息:福州市市区商品房平均开发成本约2160元/平方米,社会平均利润约1400元/平方米,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利润占房价的41%左右。
现在房价暴利到什么程度算是透明了,但就此指责开发商昧了良心赚黑钱恐怕没什么意义。无利不起早,开发商卖房子,就是冲着挣钱来的。问题的关键在于,价格并不是开发商自己说了就算的,开发商自可漫天要价,但要是买家不认,开发商也没辙,为什么购房者就不得不为开发商大赚其钱埋单呢?
很多人会把原因归结为垄断。的确,这是形成高房价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土地供应的政府独家垄断会造成土地供给不足,房价必定高于土地可竞争供应时形成的价格。但是,这只是形成高房价的原因,而不是高利润的原因,因为开发商之间也是有竞争的,如果买土地时有竞争、卖房子时也有竞争,那么房价固然可能会很高,但利润却不一定高。价格与利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高价格不等于是高利润,比如现在普通型号电视机的价格相对青菜萝卜来说算是高价,但利润率却很低。
“信息的不对称”是形成高利润的一个重要原因。通俗点说就是“做局”,明明还有100套房子可卖,可开发商偏偏说只剩下1套了,在这种“紧张气氛”之下,买家是不得不接受卖家开出的高价的。据说在“业内”有一句“行话”叫做“销控”,大意是说通过控制销售节奏,明明有房可售偏偏说没有,营造热销的景象,在聚集大量买家之后顺势抬高售价。不久前杭州开通网上透明售房系统时揭露了这一秘密,某楼盘半年前即宣称无房可售了,诱使了不少购房者托各种关系、以能够买到一套就是胜利的心态踊跃抢购,然而事实却是该楼盘尚有300多套房源“可售”。此类“手法”其实并不新鲜,股市上“庄家”早就在这么玩了,庄家会在股票买卖价格序列表上的买盘上堆积大量的买单、在卖盘上只挂出小额卖单,在普通投资者看来,这就是一副买盘踊跃而市场惜售的景象,可以引诱普通投资者高价买进以推高股价。
营造“信息不对称”有很多的“手法”。比如进行子虚乌有的“概念炒作”;打“悲情牌”,一天到晚哭丧着脸地到处嚷嚷“价格太低没钱挣了”,都是诱使购房者支付高价的妙招。其实质是散布虚假信息,引诱购房者改变预期,为高价痛痛快快埋单。
在合适的规则结构之下,市场是有效率的,这是18世纪的一个伟大的知识发现。今天,“市场有效率”已成了常识性知识,但其重要前提——“合适的规则”却往往为人所遗忘。“合适的规则”所包含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信息透明”,只有买家和卖家都对商品掌握充分信息,才能形成有效的市场。否则,若是买家尤其是卖家单方面垄断了商品的信息则会形成所谓“柠檬市场”,经济学上的经典例子是,在旧车市场上,卖家会隐瞒旧车的真实信息,诱使买家为旧车支付更高的价格;当买家发现受骗之后,就会退出市场,最后导致市场的崩溃。而且,卖家在“旧车市场”上隐瞒产品的真实信息而向买家索要高价的过程,是一个以“旧车”为媒介实现财富从买家向卖家不平等转移的过程。
制定合理的规则是政府公共行政的重要内容之一,此次福州市物价部门公布房价构成信息,是履行了政府监管市场的基本职能。所谓“房地产新政”,并不只包括制定大的宏观调控政策,在微观层面上进行信息披露、规范开发商行为也应该是“新政”的基本内容。 (作者系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博士)
搜狗(www.sogou.com)搜索:“信息”,共找到
309,810,849
个相关网页.
( 责任编辑:悲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