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3家雪场一年要吃掉全市4.2万人生活用水,数字即使谈不上触目惊心,亦足以令人反省建设如此众多滑雪场的合理性。一个是吃饱喝足后的高档享受,一个是事关平民百姓安家立命,孰重孰轻,在专家与《新京报》社论,似乎根本无需说明。
雪场重复建设造成的资源浪费,以及全部采取地下水作为雪源而加剧全市用水负担,的确需要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反思其作为监管者,是否履行了自身职责。然而据此认定,北京的雪场没有存在的必要,应该分批关闭,却是一种简单得可笑的思维,甚至可以说是治理城市方面的一种思维倒退。
须知参差多态乃幸福之本源,浪漫的巴黎人在塞纳河旁建起人工沙滩供市民休闲,可谓将这种对待生活的态度发挥到了极致。若以节水为由而关闭滑雪场,推而论之,游泳场是不是也该被关闭?要知道农民工们半个月都洗不上一个澡啊,你们城里人还游泳?再看那成千上万只宠物狗争夺了人类的水和食物,是不是也应该赶尽杀绝?
滑雪这一运动,因为它高高在上的姿态和非必需性而遭到抵制,似乎从民意上容易得到普遍认同。对待游泳池,缘何没有专家来发表意见?它与滑雪场有何本质区别?
大幅提升水价,强制利用中水、或在能源利用效率方面制定行业标准,都是管理滑雪场的良方。以一个“关”字来求万事大吉,令人沮丧。因为资源的稀缺,并不能成为平均分配资源的理由。
□胖子(北京无业人员)
搜狗(www.sogou.com)搜索:“北京”,共找到
214,927,367
个相关网页.
( 责任编辑:悲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