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谈-新闻评论 搜狐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财经 - IT - 汽车 - 房产 - 女人 - 短信 - 彩信 - 校友录 - 邮件 - 搜索 - BBS - 搜狗
日月谈-新闻评论-搜狐网
评论首页 | 社会 | 时政 | 国际 | 经济  | IT | 汽车 | 文化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论坛
小调查
  南京为创文明城市限制拖拉机进城 瓜农含泪抛售
南京为创文明城市限制拖拉机进城是否合适?
1、拖拉机进城是否不文明?
不文明,影响市容。
拖拉机进城方便了群众。
说不好。
2、这样做是否侵害了农民利益?
侵害了农民利益,伤害农民积极性。
这样做也是为了城市的文明。
不好说。
  往期调查
专栏作家

经济

柴之菁 | 薛兆丰 | 鲁 宁 方 刚 | 吴向宏 | 李子旸 冀志罡 | 郭松民 | 易宪容

文化

朱学勤 | 葛剑雄 | 雷 颐 袁伟时 | 张远山 | 薛 涌 朱大可 | 徐友渔 | 熊培云

体育

方 肇 | 毕熙东 | 舒桂林 张慧德 | 于 嘉 | 贾志刚 周才鸿 | 陶 伟 | 李 珂

热点回顾
·吃喝嫖赌齐全的阜阳法官
·
警察为何被警察打死?
·他们该不该被女老板罚裸站
·“小姐”进村说明了什么?
·站在街上就是“卖淫女”?
·小姐出没农家乐让人难乐
·河南人真的被歧视了吗?
·警察如此作为让人悲哀
·房子七十年后怎么办?
·“强奸幼女”竟然合法?
网友评论

·河南人真的被歧视了吗?
·女兵裸浴当卖点有辱经典
·为文革博物馆的民间性质叫好
·小泉会“浪子回头”吗
·不能放过刑讯逼供的人
·逼迫女同学手淫的悲剧
·张在玉的“死而复生”体现了司法公正?
·你赞成裸体播新闻吗?
·书记该先追车还是先救人
·自考生是北大的失败?
·你会歧视河南人吗?
您现在的位置:搜狐首页 » 新闻评论 » 社会评论 » 一百年不遇 四百年一遇?

一百年不遇 四百年一遇?
作者:王学泰 来源: 新京报  Star.news.sohu.com 2005年7月10日13:05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0)】 【收藏本文 收藏本文】 【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谈到国人的性格时,大多是说我们中国人很现实,想像力稍差。可是我发现在涉及到数字统计时,我们往往不大现实,而显得浪漫。

  最近北方奇热,南方大涝,特别是广东、广西、福建诸省区,大雨袭来,河水暴涨,造成了洪灾。广西梧州大水漫过河堤,进入城市,繁华的街道上,大水涨到三层楼高,来往都要行船。上班时还是走着来的,下班就要坐船回家了。对比数家电视台的报道,我以为以中央二台“第一时间”最好,许多画面形象生动地再现当地平民百姓互相帮助的情景,很感动人,但又不落俗套。

  然而,美中不足的是许多报道的画外音中都有这是“百年不遇”甚至是“四百年一遇”的大雨的判断。这种报道不仅落俗套,而且令人生疑。我不知这样写的记者调查了没有,是不是真的“百年不遇”“四百年一遇”?前些日子黑龙江宁安县沙兰镇小学伤亡事件媒体就说是“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山洪和泥石流”。后来又说当时雨并不大,只是学校建筑的位置不对。到底哪个对呢?我宁愿相信后者。再后来气象部门证实了后者。

  谈到国人的性格时,大多是说我们中国人很现实,想像力稍差。可是我发现在涉及到数字统计时,我们往往不大现实,而显得浪漫。大跃进时不必说了。那时(1958年9月18日)报上登载的粮食最高产量是广西环江县红旗公社试验田亩产中稻130434斤10两3钱,一直精确到“钱”,现在不用我说,谁也不会相信了;上世纪90年代统计绿化成绩时有人就说过有些省市,把它们历年统计的绿化面积加起来可以覆盖该省市若干次了。这样统计有什么价值?而且长此以往,媒体会失去公信力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呢?过去有政治因素,上面提倡什么,下面就爱跟风,顺情说好话,免得犯错误。现在,这个因素正在逐渐消失。还有一个因素是当事者推卸责任,把过失推给老天爷,沙兰镇小学事件可以说是个典型。

  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对数字不太认真,往往是凭感觉信口一说。有位记者采访我所在单位一位好读书和藏书的同志。记者问他,您家藏多少书。这位先生随口一说,大约100万册吧。不久,这个数字就写在报纸上。后来我们见面与他开玩笑说,老兄你知道100万册书要装多少书架吗?他回答,我有40多个书架,而且都是两米多高的,装得满满的。我说100万册至少要装2500个书架,你有那么多房子吗?我俩都笑了。他说我是搞文的嘛,对数字你就别太认真了。

  又如,某位学者说《四库全书》他常读,读过好几遍了。且不说《四库全书》有没有必要全读,就算您有此雅兴要全读,全书共75854卷,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上海影印“文渊阁本”,到现在20年,共7000多天,就是读一遍也要每天读10卷以上。实际上他也是随便一说,可能查过《四库全书》,不能认真对待。

  这种随意的态度是不可取的,胡适先生的《差不多先生传》中说:“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这种思路成为传统,小则害己,大则祸国。他想用此警戒国人,我想没有过时。

  再说说这“百年不遇”和“四百年一遇”。我想问该地区是否保留有百年或四百年的气象资料和水文资料,如果有,那么作为“小知识”在媒体上为大家介绍介绍;如果没有,只是凭着感觉或印象,就这样写,起码是不严肃的。作为媒体记者,不要因为是学文的遇到数字就含而糊之,大而化之;如果别人如此向你讲述,你也不要随便落笔,要追问、要调查,改变我们“差不多”的传统。

  作者: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

搜狗(www.sogou.com)搜索:“百年不遇”,共找到 10,175 个相关网页.

( 责任编辑:悲风 )

央视名嘴为何如此恶俗   >>>进入评论频道,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推荐】【字体: 】【打印】 【收藏】 【关闭
■相关链接

  • 餐厅不能把日本人民与右翼势力等同起来(07/10 12:54)
  • 对舆论监督怀有敬畏之心是一种进步(07/10 12:53)
  • 学校“买”学生背后的非正当动机(07/10 12:52)
  • “进京举报”是什么罪?(07/08 14:58)
  • 给“下跪市长”儿子的一封信(07/08 09:23)
  • 校长开网吧赚黑心钱(07/08 09:17)
  • 何时让避孕套除罪化?(07/08 09:16)
  • 儿女无情 老人不能无助(07/08 09:15)
  • 来京人员子女何以险情频发(07/08 09:13)
  • 请发表您的看法
    用户:  匿名发出
     您要为您所发的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留言:
     *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 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ChinaRen - 搜狐招聘 - 网站登录 - 帮助中心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Copyright © 2005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