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下午,中国社科院哲学所中国哲学研究室主任郑家栋在前往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办理出国手续时被警方刑拘,在被拘留7天后又被移交北京市公安局相关部门拘留。在此拘留期间,公安部门将对郑家栋进行侦查。日前,哲学研究所党委书记葛良志向记者证实了这一消息(《京华时报》6月26日消息)。
涉嫌一个学有所成的哲学学者,最终陷入了犯罪的泥潭,在让人感觉到惋惜之余,也再一次让人感到警惕:光有个人的素质是不可靠的,再高的素质也抵制不了犯罪利益的吸引,防范犯罪我们不能依赖于人的素质。哲学学者涉嫌犯罪至少有如下几个看点:
哲学学者也是不可靠的。哲学是学术之母,自古以来,人们对于哲学家们总是崇拜有加,我们认为他们是最具有良心,最具有理性,能够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而看清人性的一群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来讲柏拉图在其《理想国》中提出了哲学家治国的理想。但是这样的理想总归是乌托邦式的美梦,本案的发生告诉我们,哲学家们也会受制于现实的诱惑而走上犯罪的道路。知晓理性与实践理性,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哲学学者们虽然知道不可犯罪,但是现实的诱惑却有可能使他们走向犯罪。
只要有犯罪而不受惩罚的可能,任何人都有可能走向犯罪。这位哲学学者之所以走向涉嫌犯罪,并不是因为其认识不到事情的不妥,而是因为前后几次的成功给其带来了不受惩罚的侥幸心理,从而使其继续从事这样的行为,上帝欲毁灭一个人必先使其疯狂,对于一个哲学学者也是如此。
打击犯罪,我们不能仅仅依靠人的素质,还要更依靠民主与法制。只有依靠民主与法治才能有效地防范犯罪。
同样,打击犯罪我们也不能仅仅依靠自律,对于一个哲学学者如此,那么对于一个官员又未尝不如此呢?因此所有依靠官员道德自律的反腐败措施,在我看来都是靠不住的,加强民主与法制,加强群众严密的制约才是树立廉洁政治的根本。今天我们看到学有所成的哲学学者涉嫌犯罪,更感觉到人性的不可靠,更感觉到在反腐败中必须要有财产申报等明确的制度制约。
搜狗(www.sogou.com)搜索:“涉嫌犯罪”,共找到
151,325
个相关网页.
( 责任编辑:悲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