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关部门公布了广东省医疗服务项目改革方案,拟降低CT等大型设备检查、一次性医用材料等222项医疗服务收费,提高诊疗金、护理费、手术费等127项技术性医疗收费。为此贵报“民意”版在6月6日发表了溪木楠先生的文章《透视医药费的“技术涨价”》,认为此项改革使“低收入的普通人是更看不起‘普通’病了”,对改革方案提出异议。作为一名医生,笔者认为不应将医疗收费改革简单等同于降价,提高医务人员技术性劳动的收费有其合理性。
首先,常规医疗服务项目收费不合理,医务人员技术性劳动的价值得不到体现,这是一个确实存在的问题。比如说,现行的一级护理价格是每日8元,改革后每日也才15元,内容包括护士每15至20分钟巡视一次(24小时不间断),观察病情变化、测量生命体征、进行护理评估,进行一般生活护理和卫生宣传指导。而患者聘请护工进行生活护理的费用是每日40元以上,享受专业的医疗护理支付的价格仅仅是非专业的生活护理的五分之一,这合理吗?
其次,医生的诊疗费在目前的医院收入中仅占极小的比例,而器械检查与治疗(包括常用的和不常用的)的费用在医疗收费中却占有不小的比例。从方案中看,伽马刀(治疗癌症的手段之一)的治疗费用从一个疗程16420调整到10000元,下降6420元,而主任医师的诊金从6元调整到8元,仅提高2元,这意味着一个伽马刀疗程下降的费用,需要看3210个门诊病人才能得到补偿。这样一来,虽然诊金提升,但医院的收入却可能下降,正因为如此,医院的怨气也很大哩!
再次,医疗收费价格改革的目的,并不仅仅只是降低看病的费用,更重要的是调整医疗收费结构——看小病的费用上升,看大病的费用下降。因为能够对一个人或者说一个家庭的经济基础产生影响的疾病,绝对不是感冒发烧这样的小病,而是诸如癌症之类动辄花费数万元的大病。通过调整,小病费用可能要上升数十或数百元,但大病费用的下降却是数千或数万元,两相比较,这种调整对降低医疗负担对民众生活影响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至于民众担心的正规医院诊费提高,非法诊所可能更加泛滥的问题,这不是靠调整医疗收费就能够解决的,除非医院和医生搞义务劳动,提供免费服务。要解决这个问题,靠的是真正建立三级医疗体制,同时建立救济性质的廉价门诊和完全免费的慈善医院,并对非法行医进行彻底打击。
在一个特定的利益共同体中,几乎所有的调整都是部分人受益,另一部分人受损,基本不存在人人受益的情况。改善医疗收费结构乃大势所趋,笔者以为,就目前而言,医疗收费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
搜狗(www.sogou.com)搜索:“医疗收费”,共找到
672,191
个相关网页.
( 责任编辑:悲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