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谈-新闻评论 搜狐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财经 - IT - 汽车 - 房产 - 女人 - 短信 - 彩信 - 校友录 - 邮件 - 搜索 - BBS - 搜狗
日月谈-新闻评论-搜狐网
评论首页 | 社会 | 时政 | 国际 | 经济  | IT | 汽车 | 文化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论坛
小调查
  南京为创文明城市限制拖拉机进城 瓜农含泪抛售
南京为创文明城市限制拖拉机进城是否合适?
1、拖拉机进城是否不文明?
不文明,影响市容。
拖拉机进城方便了群众。
说不好。
2、这样做是否侵害了农民利益?
侵害了农民利益,伤害农民积极性。
这样做也是为了城市的文明。
不好说。
  往期调查
专栏作家

经济

柴之菁 | 薛兆丰 | 鲁 宁 方 刚 | 吴向宏 | 李子旸 冀志罡 | 郭松民 | 易宪容

文化

朱学勤 | 葛剑雄 | 雷 颐 袁伟时 | 张远山 | 薛 涌 朱大可 | 徐友渔 | 熊培云

体育

方 肇 | 毕熙东 | 舒桂林 张慧德 | 于 嘉 | 贾志刚 周才鸿 | 陶 伟 | 李 珂

热点回顾
·吃喝嫖赌齐全的阜阳法官
·
警察为何被警察打死?
·他们该不该被女老板罚裸站
·“小姐”进村说明了什么?
·站在街上就是“卖淫女”?
·小姐出没农家乐让人难乐
·河南人真的被歧视了吗?
·警察如此作为让人悲哀
·房子七十年后怎么办?
·“强奸幼女”竟然合法?
网友评论

·河南人真的被歧视了吗?
·女兵裸浴当卖点有辱经典
·为文革博物馆的民间性质叫好
·小泉会“浪子回头”吗
·不能放过刑讯逼供的人
·逼迫女同学手淫的悲剧
·张在玉的“死而复生”体现了司法公正?
·你赞成裸体播新闻吗?
·书记该先追车还是先救人
·自考生是北大的失败?
·你会歧视河南人吗?
您现在的位置:搜狐首页 » 媒体评论 » 国际评论 » 欧宪遭否“启蒙”了谁?

欧宪遭否“启蒙”了谁?
作者:昝涛 来源: 新京报  Star.news.sohu.com 2005年6月10日09:18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0)】 【收藏本文 收藏本文】 【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6月8日《新京报》发表评论《欧宪遭否决并非坏事》,作者认为“欧宪遭否”引起的全欧性大讨论,有助于一种超越民族国家层面“欧洲认同意识”的产生。

  笔者并不否认该观点的合理性,但认为,并非是欧洲宪法遭否定才引起这样一场大讨论,因为在法国投票之前,全欧洲乃至全球的舆论都对此表示了极大兴趣和关注,各种民调所显示的数字变化牵动了人们敏感的神经,也有不少人事先对法国公投的结果进行过分析和预测。这说明,是“欧洲宪法”本身,而不是“欧宪遭否”对于欧洲范围内的政治运动具有“思想启蒙”意义。

  欧宪遭否使欧洲的政治家更关注国内民众的呼声,使一个由精英操控的欧洲联盟的未来走向,越来越取决于各国国民的意愿。从这个角度说,这本身就有回归民族国家的倾向。如果说欧盟是一个整体,各成员国是个体的话,那么,要想解决整体性的问题仍然必须先考虑到个体的利益和妥协的可能;也只有充分考虑和解决掉个体存在的尖锐问题,整体问题的解决才能更容易。因此,这次欧宪遭否对欧洲的政治精英来说是一次更重要的“思想启蒙”。

  至于法国为什么否决了欧洲宪法,这仍然需要从民族国家的层面思考法国的实际情况。有论者从法国国民性及民族传统的角度分析认为,“法国政治文化和国民特性中,潜藏着叛逆示威、我行我素等特质”。这种分析很深刻,但仍无法回答为什么还有接近45%的法国人投了赞成票。

  其实,如果我们把对欧洲宪法的理解仅仅局限于超民族国家这个层面的话,那么,无论是出于传统的、文化的还是现实利益的考量,法国人的否决都只能说明法国人不那么“超民族国家”。我倒认为,或许我们对“超民族国家”这个全球化时代的时髦字眼期待过高了,抑或对其充满了一厢情愿的“想象”。

  近年来,随着中国与欧洲关系进入“蜜月期”,我们开始更多地用超民族国家的眼光来审视欧洲(或欧盟),也正是这个预设的期待,使不少人觉得法国人的做法有点不够“与时俱进”。但冷静来说,欧盟是由各民族国家推动的组织,其超民族国家的特性建基于民族国家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用民族国家的视角来审视欧盟更能反映其本源,如果把所有的问题都上升到超民族国家的高度,在我看来,不但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因为忽视各民族的实际问题,而导致像今天这种欧宪遭否的局面。

  因此,这次欧宪遭否更多的是对欧洲政治与文化精英的“思想启蒙”,也是对我们当中一些乐谈“超民族国家”者的“思想启蒙”。

  □昝涛(北京学者)


搜狗(www.sogou.com)搜索:“欧宪”,共找到 104 个相关网页.

( 责任编辑:悲风 )

央视名嘴为何如此恶俗   >>>进入评论频道,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推荐】【字体: 】【打印】 【收藏】 【关闭
■相关链接

  • 老欧洲人真的反对欧盟?(06/09 10:20)
  • 欧宪遭否决并非坏事(06/08 08:48)
  • 美独挺日“入常”实质意义不大(06/07 11:22)
  • 美舆论为何对伊战伤亡“集体失语”(06/07 08:41)
  • 美国议员给连战下“手令”折射了什么?(06/06 09:32)
  • 小泉“个人身份”难掩天下人耳目(06/06 09:31)
  • 打击霍氏 普京一举多得(06/05 12:00)
  • 白宫缘何在尤科斯案上一软再软?(06/05 11:59)
  • 黎巴嫩走近“颜色革命”边缘?(06/05 11:58)
  • 请发表您的看法
    用户:  匿名发出
     您要为您所发的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留言:
     *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 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ChinaRen - 搜狐招聘 - 网站登录 - 帮助中心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Copyright © 2005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