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生的美国《新闻周刊》报道失实,导致穆斯林世界发生反美风潮和流血事件一事,看起来是由新闻报道失实引起的非同寻常的、灾难性的后果,实则是二十一世纪文化与文明冲突的一次政治表现。《新闻周刊》虽然已收回报道,并且公开道歉,但穆斯林世界是否买这个道歉的账,我们只能静观事态的发展。
从《新闻周刊》角度看,如此敏感的新闻,本应十分谨慎。而之所以没做到谨慎,首先是对穆斯林文化缺乏理解所致。他们没有站在穆斯林的角度预设新闻的后果,不了解穆斯林对《古兰经》的感情,结果自然不堪设想。
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理解别人,或推而广之,以己之心度别的国家文化之怀,从而引起巨大的社会反应这类事,是常常发生的。因此,作为新闻或一切舆论工作者,在谈及其他国家或文化的时候,要多想一想,力图从所谈及的文化和国家角度看问题,避免只以自己的视角看世界。所谓多元文化教育,就是在教育人们从别的文化的角度理解别的文化。
《新闻周刊》的新闻本来是批评美国军方对待囚犯的态度和行为的,没有料到的是自揭短处反而引火烧身。
这种揭短心态,表达了美国新闻界对美国政府和军方一直以来的态度,那就是怀疑、质疑。这种态度,据《华尔街时报》说,可以追溯到越南战争。
在越战期间,记者比如著名的耐尔·史翰、大卫·郝伯斯坦姆,都以批判美国军方而闻名。他们不但是战争的最激烈的批判者,也创造了美国新闻界对政府和军队的怀疑文化。
这种文化成为美国新闻界呼吸的空气。《新闻周刊》的新闻也是从这个角度出发的。
写这篇新闻的记者之一,是著名的把克林顿和莫尼卡事件抖搂出来的记者麦可·伊斯考夫。他以发现别人未注意的东西著称,极其善于调查和追究,其职业态度有口皆碑。此次失误,以他自己的话说,“每当这类事情发生的时候,你就得仔细地回顾,检查你是怎么做的,这篇文章是怎么写出来的。
这里的一个大问题就是忽略了文化的问题。《新闻周刊》和五角大楼都没有预先看到提及对《古兰经》的不尊重会产生这类的反应……我们当然因为不理解潜在的后果要责备自己。“
伊斯考夫的这段话说到了点子上。穆斯林世界抗议美军行为,不仅是针对美军这个行为本身,也不仅是抗议美国的问题。这个浪潮显现了二十一世纪国际政治冲突新形式的端倪。在这个新的世纪,世界政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人类以及国际冲突的根源将是文化性的,而非国与国的对抗、或意识形态的对抗、或经济利益的冲突,而是,根据塞缪尔·亨廷顿的理论,“文明的冲突”。
文明,根据亨廷顿的理解,是文化群体的最高形式,以宗教、历史、语言和传统划分。
他认为,三个主要文明:西方的欧洲/美国文明、中国及东方的儒家文明和伊斯兰文明将在未来相互对抗和斗争。更甚之,亨廷顿相信,未来世界,伊斯兰国家和西方的军事对抗将会更为激烈,甚至导致暴力冲突。
亨廷顿的思想作为一种政治理论,已受到很多挑战。
但《新闻周刊》事件让我想到亨廷顿的理论,也想到自亨廷顿理论出现以来的世界局势。世界是否会按照某种政治理论发展,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的确可以努力避免冲突,创造和平,因为现实和历史都是人创造和制造的。而创造和平,使人类生活得更美好需要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对不同宗教的宽容、对多种生活方式的包容。这些看起来好像与国际冲突没有直接关系,而实际上,理解、容忍、宽容是通向和平共处的惟一道路。
□沈睿(美国葛底斯堡学院助理教授)
搜狗(www.sogou.com)搜索:“穆斯林”,共找到
973,627
个相关网页.
搜狗(www.sogou.com)搜索:“闻周”,共找到
289
个相关网页.
搜狗(www.sogou.com)搜索:“文明”,共找到
20,904,884
个相关网页.
( 责任编辑:悲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