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李嘉诚先生向香港大学捐款10亿港币,成为亚洲历史上最大的一笔教育捐助。(新华社5月6日)作为香港大学的校友,笔者认为,之所以能够玉成此事,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香港大学富有成效的教育募捐机制。
积极争取社会力量资助,乃是香港大学办学的一大特色。近年来,香港大学注重从社会上募集经费,社会捐助在其经费来源中已占相当比例。笔者在港求学时,亲身感受了港大教育募捐机制强大的“柔性威力”。
认真对待在校学生,是“募捐攻心”的基本前提。若不能认真对待学生,如何期望“以心换心”?试举一例:港大允许海外学生通过电子邮件提交论文,由学校负责下载并免费打印,形成论文正本。然而在内地高校,学位论文通常要由学生自费打印整齐,甚至明确要求必须装订成书册。相比较而言,一个是“一切方便了学生”,另一个是“一切方便了学校”。
认真对待毕业校友。港大对于学生在校期间的教育经历终生负责。例如,如果毕业生不便领取学位证书,港大将为其免费保留5年,此间毕业生可随时亲自或书面委托他人代领。最令笔者感慨的是,对于没有出席学位授予典礼的毕业生,港大还专门致函提醒:如毕业生需拍照留念,港大可为其提供学位服,以补偿“没有亲临现场,未能穿学位服”之憾。润物无声,面对如此真诚的举动,历届校友在港大的捐助者中,向来占有绝对比重。
认真对待捐助者。每年的开学和毕业典礼中,港大会邀请捐助者出席并致词。许多捐助者都是各个领域的精英人士,他们对所在领域的最新动态及知识教育的重点有比较清晰的了解,咨询和听取他们的建议,对学校、学科和学生的发展都是非常有意义的。笔者在港大法学院读书时,香港律师会和大律师公会是法学院的两大赞助机构。法学院在招生计划、专业设置、课程安排等方面,很注意听取这两家法律实务团体的意见。众所周知,香港的法律专业虽是热门,但很少出现法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就得益于“咨询捐助者”机制。
不废小流,以成江海。近年来,港大推行了一项旨在广泛动员各界人士的“芥菜籽”行动,少至不足50港币,多至超过5万港币,一律开门接纳。这种态度极大地鼓励了捐助者———谁敢保证,今天认捐20港币的普通人,明天不会成为下一个“李嘉诚”呢?从这个意义上说,“芥菜籽”行动与其说是广进善缘,还不如说是培养了一批潜在的巨额捐助者。
在内地,一方面教育支出已使很多人不堪重负;另一方面,国家拨款有限,大学校长常有“巧妇难为少米炊”之怨。但从这几年的“慈善家排行榜”可以看到,确有一些人愿意支持社会公益事业。
所以,如何建立有效机制,创造一个使社会各界愿意为高教事业慷慨解囊的环境,是一个值得思考和探讨的话题;也许,香港大学的做法可以给我们一些“攻玉”之策。
□陈创东(北京 律师)
( 责任编辑:周克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