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谈-新闻评论 搜狐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财经 - IT - 汽车 - 房产 - 女人 - 短信 - 彩信 - 校友录 - 邮件 - 搜索 - BBS - 搜狗
日月谈-新闻评论-搜狐网
评论首页 | 社会 | 时政 | 国际 | 经济  | IT | 汽车 | 文化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论坛
小调查
  南京为创文明城市限制拖拉机进城 瓜农含泪抛售
南京为创文明城市限制拖拉机进城是否合适?
1、拖拉机进城是否不文明?
不文明,影响市容。
拖拉机进城方便了群众。
说不好。
2、这样做是否侵害了农民利益?
侵害了农民利益,伤害农民积极性。
这样做也是为了城市的文明。
不好说。
  往期调查
专栏作家

经济

柴之菁 | 薛兆丰 | 鲁 宁 方 刚 | 吴向宏 | 李子旸 冀志罡 | 郭松民 | 易宪容

文化

朱学勤 | 葛剑雄 | 雷 颐 袁伟时 | 张远山 | 薛 涌 朱大可 | 徐友渔 | 熊培云

体育

方 肇 | 毕熙东 | 舒桂林 张慧德 | 于 嘉 | 贾志刚 周才鸿 | 陶 伟 | 李 珂

热点回顾
·吃喝嫖赌齐全的阜阳法官
·
警察为何被警察打死?
·他们该不该被女老板罚裸站
·“小姐”进村说明了什么?
·站在街上就是“卖淫女”?
·小姐出没农家乐让人难乐
·河南人真的被歧视了吗?
·警察如此作为让人悲哀
·房子七十年后怎么办?
·“强奸幼女”竟然合法?
网友评论

·河南人真的被歧视了吗?
·女兵裸浴当卖点有辱经典
·为文革博物馆的民间性质叫好
·小泉会“浪子回头”吗
·不能放过刑讯逼供的人
·逼迫女同学手淫的悲剧
·张在玉的“死而复生”体现了司法公正?
·你赞成裸体播新闻吗?
·书记该先追车还是先救人
·自考生是北大的失败?
·你会歧视河南人吗?
您现在的位置:搜狐首页 » 新闻评论 » 国际评论 » 从申奥看英国人的体育风范

从申奥看英国人的体育风范
作者:西冰 来源: 南方都市报  Star.news.sohu.com 2005年7月14日09:29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0)】 【收藏本文 收藏本文】 【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当伦敦出人意料地获得2012年奥运会主办权时,英国人在欢庆。他们欢庆,不是因为能将伦敦展示给世界,而是因为能给下一代人建造更多更好的体育设施。当恐怖爆炸案发生后,英国人对奥委会是否会取消奥运举办权的担心,似乎超出了对恐怖分子的再袭击。奥委会说伦敦的安全没有问题后,英国人才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英国人骨子里热衷体育。伦敦战胜巴黎赢得奥运会举办权后,伦敦上空飞翔的“红箭”飞行表演队释放的彩色烟幕是法国国旗,英国广播公司的电视直播镜头马上切换到巴黎,很抱歉地说这里正在下雨。这其实不是绅士风度,而是体育礼仪。一场比赛结束后,胜者表现出了对输家应有的尊重。

  法国人在大革命中创造“公民”(Citizen)一词的时候,英国人在致力于“游戏”(Game)的创制,现代奥运会的很多比赛项目和规则是英国人率先发明的。从足球到网球,从曲棍球到游泳,从马术到赛艇,以及赛跑用的秒表,都是“英国制造”。诗人艾略特在1949年列出的“英国文化特色”清单上,14项中有8项是与体育相关。英国是体育大国,虽然历届奥运会金牌榜上排名在后。

  英国人不仅喜欢体育,而且把体育思维贯穿于文化重建中,取代“绅士风度”的正是体育风范。18世纪以来,“真诚、可信、忠君、有社会责任感”的绅士传统在工业革命的效率压力下和物质主义的流行中式微,继而兴起的是体育风范。体育风范中有“真诚、可信”的传统人格印记,更有“公平竞争、个人主义、面对挑战”的现代价值观。在今天,英国人对你说“好像是搞体育的”是对你极高的评价,“书呆子”是一种变态,“有绅士风度”则是嘲讽你已落伍于时代。

  日常生活中的用语,最能体现一个民族灵魂和社会共识。一战中造成英军近50万伤亡的索姆河战役打响后,英雄连长奈威尔的战地记录中写道,“7月1日,大欧洲优胜杯决赛,东萨里(英军)对阵巴法里亚(德军),零点开踢”。他率领的连队是第一个冲过德军防线的,但没看到比赛结果他就牺牲了。二战伦敦遇纳粹轰炸时,报纸上的标题是:《最大规模轰炸,78比26,英国仍在发球》,意思是空战中德军78架战机被击落,英军损失26架,皇家空军仍在开炮。

  两次世界大战,在英国人的心目中是奥运会的“军事版”--没有裁判,不讲规则,没有起码的赛德。而英军在两次战争中都能获胜,在他们看来是平时体育搞得好。身体锻炼得结实,英军所以能在欧洲战壕或北非沙漠中承受长时间的煎熬;好胜心和个人主义强,英军所以能独立地在不同的境遇下自我调整,巧胜比自己强大的德军。

  英国人丰富了体育,体育原则反过来锻造着英国人的心态。比赛让参赛者明白,只有最好的才能赢,你必须有承认失败的准备。英国人对失败的达观,来自体育的教化。英国史学家西特韦尔说,“你赢了这一回合,你的对手会赢下一个回合。不要说彻底无望,也不要说战斗到底,生活其实像拳击比赛一样”。不难理解,英国人把“第一天庆祝申奥成功,第二天遭受恐怖袭击”都看做正常,大喜和大悲的都是老外的臆想,他们的注意力都已集中在下一回合中了:如何办好奥运,如何找到恐怖分子。

  英国人喜欢把体育称作“游戏”,因为更看重健身而非竞技,看重参与而非荣誉。英国奥运会金牌得主们在对申奥成功后发表看法时,居然没人说“为国争光”,大多数都庆幸“下一代人将有更多更好玩的体育设施了”。

  对待生活和对待体育,他们态度是一样的,“热爱它吧,不管输赢,不管你支持哪一个队,敏感、诚实、大度、忍耐是体育风范,也是老天爷赐给我们的道德教材。”哈利森勋爵在1931年这么说。这也许正是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基调。

  (作者系资深旅英媒体人)

搜狗(www.sogou.com)搜索:“英国人”,共找到 1,366,372 个相关网页.

( 责任编辑:悲风 )

央视名嘴为何如此恶俗   >>>进入评论频道,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推荐】【字体: 】【打印】 【收藏】 【关闭
■相关链接

  • 韩国轻型航母下水 将给东亚带来什么(07/12 09:14)
  • 伦敦爆炸案:恐怖主义的末路(07/12 09:13)
  • 上帝是否愿意保佑阿罗约?(07/12 09:09)
  • 布什政府设局 司法与媒体肉搏(07/11 08:41)
  • 反恐战略到了需要反思的时候了(07/10 12:45)
  • 惨剧让我们再次思考(07/08 12:04)
  • 坚持和平崛起的国家主张(07/08 12:03)
  • 伦敦爆炸能否改变世界反恐格局(07/08 12:02)
  • 恐怖袭击: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07/08 12:01)
  • 请发表您的看法
    用户:  匿名发出
     您要为您所发的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留言:
     *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 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ChinaRen - 搜狐招聘 - 网站登录 - 帮助中心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Copyright © 2005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