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谈-新闻评论 搜狐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财经 - IT - 汽车 - 房产 - 女人 - 短信 - 彩信 - 校友录 - 邮件 - 搜索 - BBS - 搜狗
日月谈-新闻评论-搜狐网
评论首页 | 社会 | 时政 | 国际 | 经济  | IT | 汽车 | 文化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论坛
小调查
  南京为创文明城市限制拖拉机进城 瓜农含泪抛售
南京为创文明城市限制拖拉机进城是否合适?
1、拖拉机进城是否不文明?
不文明,影响市容。
拖拉机进城方便了群众。
说不好。
2、这样做是否侵害了农民利益?
侵害了农民利益,伤害农民积极性。
这样做也是为了城市的文明。
不好说。
  往期调查
专栏作家

经济

柴之菁 | 薛兆丰 | 鲁 宁 方 刚 | 吴向宏 | 李子旸 冀志罡 | 郭松民 | 易宪容

文化

朱学勤 | 葛剑雄 | 雷 颐 袁伟时 | 张远山 | 薛 涌 朱大可 | 徐友渔 | 熊培云

体育

方 肇 | 毕熙东 | 舒桂林 张慧德 | 于 嘉 | 贾志刚 周才鸿 | 陶 伟 | 李 珂

热点回顾
·吃喝嫖赌齐全的阜阳法官
·
警察为何被警察打死?
·他们该不该被女老板罚裸站
·“小姐”进村说明了什么?
·站在街上就是“卖淫女”?
·小姐出没农家乐让人难乐
·河南人真的被歧视了吗?
·警察如此作为让人悲哀
·房子七十年后怎么办?
·“强奸幼女”竟然合法?
网友评论

·河南人真的被歧视了吗?
·女兵裸浴当卖点有辱经典
·为文革博物馆的民间性质叫好
·小泉会“浪子回头”吗
·不能放过刑讯逼供的人
·逼迫女同学手淫的悲剧
·张在玉的“死而复生”体现了司法公正?
·你赞成裸体播新闻吗?
·书记该先追车还是先救人
·自考生是北大的失败?
·你会歧视河南人吗?
您现在的位置:搜狐首页 » 新闻评论 » 时政评论 » 北大博导改革探索可贵推广难

北大博导改革探索可贵推广难
作者:社论 来源: 新京报  Star.news.sohu.com 2005年7月11日08:57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0)】 【收藏本文 收藏本文】 【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北京大学最近频频推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措施,继前不久的“副教授可以带博士”

  后,近日又决定在校内试点实行不固定的博导资格制,以“淡化博导制度”。(据7月10日《中国青年报》)

  近些年,博士生导师制度的不合理之处日渐凸显,遭受诟病也越来越多。

  北大此举,显然是为了从制度上改变以往的博导终身制、博导“待遇化”,还博导的本来面目。其实际作用和象征意义,无疑相当巨大。不过,要将北大的措施推而广之,面临的难题仍不会少。

  首先,博导终身制废除后,以前的博导所享受的待遇,是不是随之取消?如果取消,又如何取消?一刀切地重新来过,还是“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如果是前者,从改革的力度上看,是比较彻底,但很可能遇到阻力,因为当下高校中,博导与官职挂钩的比例相当高,结果很容易变成一种变相的利益重新分配。如果是后者,震荡虽然比较小,但显然不符合改革的基本原则。

  其次,按照北大的试点方案,博导资格的取得,需要博士生与导师进行双向选择。博导一方来选择学生不成问题,问题是由博士生来自由选择导师时怎么操作。如果是按照现有的“一个萝卜一个坑”,还好办,但如果学生执意奔着某一专业的一个名教授去,形成某位博导“以一带十”、其他教授没人可带的局面,怎么处理?如果是硬性限制博导带博士生的数量,一方面可能影响招生,减少专业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也与双向选择的政策以及学生的自主权相抵牾。

  第三,导师课题经费问题。去年,曾有高层教育管理人士声称,没有课题(经费)的导师,不能带研究生。

  这位高层教育管理人士没有错,他说的是国外的经验,所谓“国际惯例”。但这种国际惯例却不尽适合当下中国的现实。

  现在,国内高校的博硕士点不断增加,但课题经费的发放,无论从数量方面,还是分配的合理性和制度的完善方面都十分滞后。据观察,国内的大学中,至少超过百分之五十的在职博、硕导没有申请到相关的课题经费。也就是说,按高层教育管理人士的标准,有百分之五十左右的导师,是在进行“无证驾驶”。

  而依据北大的这次试点,条件合适的讲师也有资格带博士。这又出现一个新问题,他们的课题经费从何而来。因为众所周知,现在学术课题的审批,受许多因素影响。一般地看,专家们大多重视外在的东西,像职称、学位的高下、梯队人员的数量,至于课题的论证,申请人实际的学术水平(主要体现于前期成果上)以及课题的学术价值则均在其次。那么,一个讲师如果不拉本学科的教授来组成强大的申报梯队,是很难拿到课题的。

  第四,关键是谁来认定、怎样认定博导资格。当下中国大学存在的诸多问题中,学术不公是比较严重的一种。正是由于学术上的不公正,导致了一系列学术腐败现象的出现。而造成学术不公正的主要原因,是学术体制的总体上的不健全。

  从这个意义上看,北大的这种改革仍属权宜之计。因为传统的博导资格的认定方式,并没有发生根本的转变,依旧是各级学术委员会,组成人员依旧是那些人,更重要的是,它们的工作依旧缺乏有效的监督。至于其中如程序上的缺陷,也是有目共睹的。

  总之,我们十分看重并赞赏北大的这个教育改革,它对中国大学教育的改革会积累一定的经验,但在目前情况下,要期望它对现有的大学制度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还有诸多障碍要克服。

搜狗(www.sogou.com)搜索:“博导”,共找到 314,467 个相关网页.

( 责任编辑:悲风 )

央视名嘴为何如此恶俗   >>>进入评论频道,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推荐】【字体: 】【打印】 【收藏】 【关闭
■相关链接

  • 法官制度:司法改革的首个突破口(07/11 08:57)
  • 又致人命 警察不能再滥用权力了!(07/11 08:53)
  • 刘县长 最近很不爽吧?(07/11 08:48)
  • 按“国家规定”补偿靠得住吗(07/11 08:44)
  • 兑现义务教育的地区要隔离?(07/10 13:02)
  • 这样的判决是对刑讯逼供的纵容(07/10 12:50)
  • 高官“密集来访”有助中美高层沟通(07/10 12:35)
  • 红头文件岂能“先上车后补票”?(07/10 12:26)
  • 电力短缺中被遗忘的农民群体(07/08 09:40)
  • 请发表您的看法
    用户:  匿名发出
     您要为您所发的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留言:
     *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 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ChinaRen - 搜狐招聘 - 网站登录 - 帮助中心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Copyright © 2005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