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关于国学问题的激烈讨论,惊动了正在英国接受剑桥大学荣誉博士学位的金庸。他表示自己对国学研究有浓厚的兴趣,他支持“复兴国学”。(6月29日《环球时报》)
金庸先生的经历和成就证明了,深厚的国学素养和以西方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文明,并不矛盾,而且可以相辅相成。
当然,不可能人人都能修炼到金大侠那样的境界,但作为当代中国人,提升自己在国学方面的素养,还是很有必要的。想想,假如你需要向一个来自其他文明的人证明你是中国人,靠什么,总不能只靠护照和皮肤的颜色吧?
在当代,国学还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传统文化已积淀为普遍的民族心理和宝贵财富,中国要和平崛起,就要建设新文明,而新文明必须建立在传统文明的基础上,否则就成为亨廷顿所说的“无所适从的精神分裂的国家”,又怎能行之久远?
中国正在崛起,国外持续的汉语热证明了这一点。但语言并不是一个纯粹的沟通符号,它和特定的文化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复兴国学,让中国传统文化滋润中国、丰富世界,是我们这一代的使命。套用连战先生在北大演讲时的一句话:“假如我们不做,谁来做?假如现在不做,什么时候做?”在复兴国学方面,没有比现在更好的时机,如果我们错失这个机会,历史不会原谅我们。
搜狗(www.sogou.com)搜索:“中国人”,共找到
13,747,634
个相关网页.
( 责任编辑:悲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