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洛溪桥停止收费第一天,没有出现人们所担心的大塞车。一日车行如常,下班高峰车流量比前两天还稍有下降。能赢得这样的局面,得益于政府和媒体的事先引导,得益于大量交警的现场疏导,当然最直接的,还是得益于市民对交通资源的理性选择。或者说,在信息披露充分的情况下,依靠人们在塞车、绕行和交费之间的权衡选择,交通资源终会得到相对合理的利用。长远看来,我们有理由这样乐观,洛溪桥收费的终结绝对不等同于洛溪桥大塞车的开始。
但是,昨天的状况包含着很多偶然的、特殊的因素,并不能代表洛溪桥免费以后的常态。比如说交警不可能每天都投入这么大的人力,24小时全面监控疏导;比如说很多市民今天担心洛溪桥塞车,改走其他路桥,明天听说没有塞车,可能又会重新选择洛溪桥。所以我们不能根据今天的顺畅状况,就简单地以为,洛溪桥没问题,不收费也没有大塞车!很显然,洛溪桥停止收费所引起的波动需要一段时间来消化。一个星期、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之后,在相关路段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之后,我们才能清楚具体地知道洛溪桥停止收费所带来的后果,才能知道今后要面对一个怎样的交通状况。
可以确定的是,免费通行的洛溪桥如果能够幸运地不超出负载、不造成严重的交通堵塞,它也至少一定会达到饱和状态。桥下四车道,桥上两车道,洛溪桥在事实上始终是个瓶颈,番禺-广州中心来往繁密,不太可能真正地车流顺畅、大道通途。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维持井然的交通秩序、最大限度地保障桥路畅通,是一个需要管理部门积极探索、以切实行动来解决的问题。
而在政府取信于民、还桥于民的诚恳态度下,在交通监管部门全力以赴、尽心尽力的情况下,能否抱着珍惜这难得之局面的自觉意识而好好利用这个属于全体市民的免费洛溪桥,能否把积极维权的市民觉悟用到文明行车的行动中去,则更是对每一名过桥司机的实际考验。
在过去,有三种因素造成洛溪大桥经常出现交通拥堵,一是过桥收费,二是争抢并线上桥秩序混乱,再有就是不时发生的车辆刮擦等小型事故堵塞桥道。如今收费终止,前一因素不复存在,而后两项因素的排除缓和,司机朋友们自己无疑要自觉地担起大部分责任来:并线上桥时的礼让态度、轮进秩序,桥上行车时的各行其道、合理车距,无疑能保障在桥窄车多情况下依然有井然行进的交通局面。收费终止之后,政府在交通管理上固然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但倘若没有驾车过桥者在文明行车方面的核心性配合,那种种的其他努力终究会功亏一篑,洛溪大桥的一段佳话就有可能沦为一个笑话。
如果广州司机能够以洛溪桥停止收费为契机,就此达成文明礼让互相信任的共识,养成一个不争不抢的行车习惯、缔造一个拥而不堵、忙而不乱的行车环境,那它的意义就不仅在于改善洛溪桥的交通状况,而且由于洛溪桥的话题地位,也必将对整个广州市的交通改善有标本示范的作用。如果发生了这样的变化,那才算是续写了洛溪桥市民故事的光荣,没有辜负政府还桥的诚意,也对得起过去七年各界的努力争取。
搜狗(www.sogou.com)搜索:“行车”,共找到
609,879
个相关网页.
( 责任编辑:悲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