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现在私家车越来越普及,个性化的改装车也越来越多,居然有人把“夏利2000”这个型号的车改装成跑车,时速竟可以超过180公里(《广州日报》昨日报道)。
据说车主改装爱车的目的之一是为了显示个性,从理论上说这种行为是应该加以鼓励的,因为我们这里没有个性的时间实在太长了。个性的基础是自由,只有社会有一定自由度才能有个性。但个性有个前提,就是不要对别人造成危险。
举例来说,某人愿意把脑袋上的头发弄得像彩虹似的,这肯定是他的自由。虽然有可能对其他人的视觉造成冲击,甚至能让尊敬的卫道士先生们感叹人心不古兼有呕吐的症状,毕竟别人还是有闭眼不看的可能。这种个性与自由可能未必好,但不造成伤害。
车这东西可不同。车的价格之所以有高低、款式之所以有不同,就是因为这东西在设计时就固定了用途,它身上的所有部件都是按照这个用途设计的。当然,在这篇短文里讨论汽车的空气动力学不太现实,所以我们按照最直接的说法,不是谁插上几根羽毛就能在天上飞的。
既然如此,我们基本可以用常识来判断这种改装对于性能的影响。速度肯定是提高了,但由于车本身先天不足,有些指标肯定不能随着速度提高而提高,或者说提高不了那么多。这就像给普通吸尘器装个大马力发动机一样,功率是大多了,但你的手也没办法抓得住了。
于是,这改装车就成了比较危险的玩具。一个装了大马力发动机的吸尘器,最多只威胁自己的安全,但把这种改装车开到大街上,威胁的就是大众的安全。说得难听一点,你玩命就算了,不要玩别人的命。改装车子的外观最多恶心别人一下,改装的发动机就可能要了别人的老命。何况国家早有规定,车辆的改装有严格的限制,而在国外,改装的车子甚至只能在特殊的道路(如赛车场)上使用。
关于个性,我倒是想起当年的两个故事。想当年我做记者的时候,曾采访过某村支书,该村支书把村里唯一的吉普车的后排座椅拆除掉,愣是在里面装上了沙发,旁边还有小酒柜一个,里面虽然不是XO之类的名酒,当地烧酒与花生米还是有的。能把吉普车改装成劳斯莱斯才叫有想像力,改成跑车就实在是等而下之了。另外一次,我们一帮人都开着自己的大型越野车穿越青藏公路,在觉得自己特别了不起的时候,旁边开过一辆微型“奥拓”。从那时候起,个性这东西对于我的意义就完全不一样了。
搜狗(www.sogou.com)搜索:“改装”,共找到
3,020,680
个相关网页.
( 责任编辑:悲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