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上月《新闻周刊》以中国为封面故事,大力唱好之后,《时代》周刊最新一期也以《中国新革命》为题,从不同角度,以多个篇幅介绍中国的崛起。西方杂志都有“一窝蜂”的倾向,但也不能“因人废言”;事实上,美国主流媒体相继以中国作封面题材,深入分析大陆的事态,起码有一点事实是毋庸置疑的,就是中国崛起已经成为美国和西方世界的共识。
对美国来说,中国不再只是一个输入大量廉价货的贸易伙伴,中国现在持有巨额美国债券,是融资美国财赤的主要国家;与此同时,中国的企业高速发展,不但与美国公司争一日长短,部分更“抢滩登陆”,对美国大企业进行收购;以在港上市的中海油为例,其收购美国石油公司Unocal 的金额高达185亿美元。过去中美交锋中兵戎相见,现在则透过商业社会斗智斗力,各种新冒起的问题,都是过去闻所未闻、难以想像的。
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实力,并非来自军事和政治,而是其生产价廉物美产品的能力,以及庞大的消费市场,而凭借这两大优势,中国在国际上赢得了不少朋友,但是,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崛起,无可避免会触动国际局势的均衡。
据权威人士透露,中国下一阶段的发展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是要超越旧式工业化道路,不走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工业化道路,改为发展科技型、经济效益高、污染少的新型产业;这些主张没有人会反对,但以中国内地现在的科技和创新水平,不容易达到预期目标。
其次是中国不会像一战时德国、二战时德日以武力掠夺世界资源,也不会以霸权建立势力,与其他国家进行亚性竞争(包括军事竞赛),这方面中国完全汲取了前苏联的教训——以大量资源投入军事建设,最终导致国家瓦解;早前内地船舶工业负责人否认中国会兴建航空母舰,反映出新领导层仍然无意以扩军作为显示国家崛起的标志。
最后是强调和谐发展。对外和平,对内和谐,是当前中央领导层施政的主调。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在下一个五年计划不会施行以财政投入刺激内需的政策,但扩大内需的内容和过去有所不同,过去是投入财政直接刺激经济增长,现在则是投入社会建设,包括建立养老、保健、教育等社会保障体系,令人民对未来生活的保障有信心,放心花钱消费。可以预见,内地下一阶段的商机,主要将会在消费市场。
(原系6月23日香港《信报》社论,本报有删改)
搜狗(www.sogou.com)搜索:“崛起”,共找到
1,819,186
个相关网页.
( 责任编辑:悲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