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毕业的临近,很多即将离校的大学生在校门外的小酒店里“泡”的时间越来越长了。很多大学毕业生甚至轮流“坐庄”吃“散伙饭”,每天都要弄得酩酊大醉才肯罢休。一位在校门口开饭店的小老板开心地说,每年的这段时间都是他们大捞一笔的好时机。近期,省教育厅就毕业生离校和暑期学生管理工作提出要求,其中就有一条是“杜绝酗酒、闹事等不文明行为”。
东南大学应届毕业生高同学:我们班这样的情况还是很多的,昨天就是我掏的钱。原来讲好AA制的,最后有人偷偷开溜,我就只好放点血喽。不过,我可以很自豪地说,这是我自己做家教挣的钱,所以我花得理直气壮。同窗4年,马上就要各奔东西了,寒窗十几年,终于熬出头了,心里还真是打翻了五味瓶,百感交集啊。已经找到工作的,就会很兴奋,工作不如意或者学分不够的就会借酒消愁,找借口发泄一下呗。我们都管这叫“黎明前的黑暗”。我希望学校、家长乃至社会都要给我们多一点理解。只要不喝坏身体,不做违法乱纪的事儿,对此就不要太过追究。毕竟,这也是我们最后的疯狂,借酒撒点野吧。
长白街133号钟先生:有句话叫“与其堵漏,不如疏浚”,既然学生们有这个需求,学校为什么就不能组织一次大的庆典呢?就像组织集体婚礼一样,可以家长、老师、领导都来参加,把庆典活动安排得内容丰富一点,也让家长共同参加自己孩子的毕业庆典,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我看到国外的大学生都会带着博士帽和父母合影,如果我也能出席儿子的毕业典礼,那该是多么令人激动啊。如果人多,可以按系分头进行嘛,也可以搞成国外那种聚餐的形式,限量供应一些饮料、啤酒,学生、家长可以交点钱嘛,AA制好了,这总比孩子们在外面无节制地喝得烂醉如泥要好的多吧。作为家长,花这个钱还是愿意的。我儿子明年毕业,我希望那时不要出现这样的问题。
中央美术学院应届毕业生余小姐:我们这个环境艺术专业要上5年,相对于4年毕业的同学来说,我们的感情更深一点。毕业前夕,大家通过聚会等方式沟通感情、加深印象本无可厚非,但是非要喝得酩酊大醉就没有这个必要了。我们学校这个情况在男生中还是很普遍的,可能男生觉得自己马上要走上工作岗位了,必须经过“酒精考验”才能算是个男人的缘故吧。而且,我们这个专业就是花钱的主儿,5年下来已经把父母压得气都喘不过来了,再为了吃饭向家里伸手,要父母从牙缝里省下来的血汗钱,我真的开不了这个口。其实,表达庆祝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几人联手为母校留一幅作品、共同去献一次血等等,我表达的方式就是做好我的毕业设计。
南京大学薛老师:学校每年放假时都有聚会,也就是所谓的“散伙饭”。我们学校门口的小饭馆生意不要太火爆。学生临近分手,通过这种方式庆祝一下或是宣泄一下也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的。关键是不要太过,把握好一个度就行了。学校也会三令五申,对学生做些思想工作。有些学生聚会还会请班主任喝酒,还有些条件不好的学生会和亲戚朋友借钱请客。我认为,如果学生为了所谓的面子借钱来请客就更没有这个必要了。毕业典礼开过后,毕业证都发到学生手里,校规对学生就没有约束力了。学生们尚未走上社会,毕竟没有什么自制能力,而且又处于这样的背景之下,能否请有关部门对于校门口的饭店来点约束呢?
《江南时报》 (2005年06月20日 第二版)
搜狗(www.sogou.com)搜索:“离校”,共找到
121,327
个相关网页.
( 责任编辑:悲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