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谈-新闻评论 搜狐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财经 - IT - 汽车 - 房产 - 女人 - 短信 - 彩信 - 校友录 - 邮件 - 搜索 - BBS - 搜狗
日月谈-新闻评论-搜狐网
评论首页 | 社会 | 时政 | 国际 | 经济  | IT | 汽车 | 文化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论坛
小调查
  南京为创文明城市限制拖拉机进城 瓜农含泪抛售
南京为创文明城市限制拖拉机进城是否合适?
1、拖拉机进城是否不文明?
不文明,影响市容。
拖拉机进城方便了群众。
说不好。
2、这样做是否侵害了农民利益?
侵害了农民利益,伤害农民积极性。
这样做也是为了城市的文明。
不好说。
  往期调查
专栏作家

经济

柴之菁 | 薛兆丰 | 鲁 宁 方 刚 | 吴向宏 | 李子旸 冀志罡 | 郭松民 | 易宪容

文化

朱学勤 | 葛剑雄 | 雷 颐 袁伟时 | 张远山 | 薛 涌 朱大可 | 徐友渔 | 熊培云

体育

方 肇 | 毕熙东 | 舒桂林 张慧德 | 于 嘉 | 贾志刚 周才鸿 | 陶 伟 | 李 珂

热点回顾
·吃喝嫖赌齐全的阜阳法官
·
警察为何被警察打死?
·他们该不该被女老板罚裸站
·“小姐”进村说明了什么?
·站在街上就是“卖淫女”?
·小姐出没农家乐让人难乐
·河南人真的被歧视了吗?
·警察如此作为让人悲哀
·房子七十年后怎么办?
·“强奸幼女”竟然合法?
网友评论

·河南人真的被歧视了吗?
·女兵裸浴当卖点有辱经典
·为文革博物馆的民间性质叫好
·小泉会“浪子回头”吗
·不能放过刑讯逼供的人
·逼迫女同学手淫的悲剧
·张在玉的“死而复生”体现了司法公正?
·你赞成裸体播新闻吗?
·书记该先追车还是先救人
·自考生是北大的失败?
·你会歧视河南人吗?
您现在的位置:搜狐首页 » 媒体评论 » 社会评论 » 少年弑母:心灵饥荒“迸”出的恶果

少年弑母:心灵饥荒“迸”出的恶果
作者:周稀银 来源: 红网  Star.news.sohu.com 2005年5月19日08:57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0)】 【收藏本文 收藏本文】 【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一个沉甸甸的话题,压得江苏省金坛市镇朱寺巷村的村民喘不过气来。就在几天前,该村的一个16岁少年因为没有完成作业怕受母亲责怪,竟举起榔头将熟睡中的母亲砸死。“到底要怎样教育孩子?”,村民们私下里相互交流着,希望能够找到一个答案。(5月18日《江南时报》)

  被害母亲李某由于夫妻感情不和已经离婚,独自带着儿子生活,李某平时对儿子的管教很严,由于孩子学习成绩差,经常遭到李某的打骂。因此,这是一起因家庭教育不当而爆发的严重攻击行为的典型案例。而从最近的媒体上我们看到,吸毒、纵火、抢劫、弑父杀母等少年犯罪案件迅速上升,其极端行为的背后,似乎隐藏着他们对家庭、对社会莫名的“愤怒”和心灵的极度饥荒。极度饥荒“孕育”出的恶果是极其可怕的。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了少年心灵的极度饥荒?

  家庭是直接杀手。随着社会转型步伐的加快,人们对财富、地位的片面追求,使一些人忽视了生活中最根本的东西———爱与宽容,婚姻牢固性受到多方冲击。有的父母毅然放弃了“为了孩子”的信念,坚决走上了离异变故的道路。即使有的父母勉强维持现有婚姻,因为和谐的局面已被彻底打破,家庭气氛变得空前紧张。孩子们幼小的心灵无法承载父母“裂变”的威力,有的变得异常孤僻自闭,有的则直接将“仇恨”撒向社会。而在一些健全的家庭里,孩子自然成了众星捧月的“酷爱”,一些父母将社会压力和自己对未来的期望,转嫁到孩子身上。对于家庭极端的培育方式,孩子们感到窒息,心灵负重无法释放,以致心理变态,精神失衡,进而愤怒至极,走上邪路。

  社会是间接帮凶。学校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从未放下,在这个“以分取胜”的年代,家长只能“闻风而动”,学生们更无选择的余地。所以,分,不仅是学校和老师的命根,更是学生家长的命根。在这种多管齐下的无情挤压下,孩子们灿烂的童心蒙上了灰尘,本该自由自在的童年变得索然乏味,活动的空间不是教室,就是书房,始终走不出书本的“魔掌”,本该宽松清鲜的校园和家庭空气是那样令人呼吸急促。正是在这种扭曲的环境中,游戏机、黑网吧等不良载体乘虚而入,轻松入侵,巧取豪夺了孩子们稚嫩的心脑,即便学校家长和有关部门再怎么“禁令高悬”,也未曾阻挡住他们“红杏出墙”的脚步。当我们把满腔的仇恨射向这些不良载体时,是否愧于自己的失职?

  一个16岁的少年用弑母的极端行为,向我们的社会和家庭发出了一封A级警告信:知识的贫乏可以填补,心灵的饥荒必然开出毒花恶果,让这些毒花恶果泛滥,那是对一个民族的毁灭。意欲改变这一现状,诚然需要“高度负责”、“齐抓共管”等口号式的呼喊,但千万别忽略了“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这些朴素的方法源泉。作为家长不能仅仅满足孩子的生理需要,更要了解和满足孩子的心理需要,这包括安全、爱、尊重、归属感等等;要允许孩子有自己的理想、愿望,允许他们有自己的活动空间,允许他们犯错误。而在教育体制、教育方向和教学方法上,我们的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该拿出积极的行动来。总之,要通过各方努力,尽快让孩子们饥荒的心灵长出片片绿洲。

( 责任编辑:悲风 )

央视名嘴为何如此恶俗   >>>进入评论频道,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推荐】【字体: 】【打印】 【收藏】 【关闭
■相关链接

  • 15%爸爸替别人养孩子?(05/19 08:55)
  • 高空抛猫 施虐何以成为好玩?(05/19 08:50)
  • “黑老大”何以爱扶贫?(05/18 10:42)
  • “人大代表袭警”让人“审丑疲劳”(05/18 10:19)
  • 建议尽快给周“正厅”配专机(05/18 10:15)
  • 一个学生会咋“全民皆官”(05/18 10:04)
  • “打点费”的去向和驾校的“卖点”(05/18 10:01)
  • 赵忠祥真的“不认识”饶颖吗?(05/18 09:54)
  • 必须保卫少女 必须!(05/18 09:06)
  • 请发表您的看法
    用户:  匿名发出
     您要为您所发的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留言:
     *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 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ChinaRen - 搜狐招聘 - 网站登录 - 帮助中心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Copyright © 2005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