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日,一名来自山西的山友在小五台山不慎从冰瀑上滑坠。由于严重骨折不能行动,这名山友被困在冰瀑下面100多米处(5月5日《北京青年报》)。3日,山东泰山红门宫内的一堵墙突然发生倒塌,导致一名六岁男孩死亡和另外一名江苏籍女游客受伤(5月5日《北京娱乐信报》)。
长假期间到景区观光娱乐是很多人的爱好,能够尽情地享受假日的确实是一种惬意的事。然而,当这一切都在景区的安全状况存在隐患的背景下,随时都有可能葬送自身的人身安全,当娱乐也要献出经济以外更重要的安全代价,“景区”开始逐渐演绎成了“惊区”。除了对“惊区”的惊恐,谁还敢肆意的释放那份憋着已久的激情,去越雷池一步。
在长假前夕职能部门与景区都在强调景区安全问题,其实或许没有像强调的那样严肃。职能部门到景区观观光就算是搞好安全检查了,景区搞好接待工作作好“配合”,一切都“安全”了。可以想象,走过场的强调与检查到底能起到啥作用呢?景区赚钱可以上缴一定利税,当地职能部门还能落个经济快速发展的印象,因此,“猫鼠同盟”的现象似乎就在所难免。
其实,景区出现安全问题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超量迎客。毕竟是长假,各大景区(点)游客增长是正常的,然而,当景区迎客爆现“井喷”似的“超载”就容易酿成安全事故的发生,此种情况有的景区意识到了却采取的措施较少,而有的景区只顾着去点票子了,连问题的存在都没有意识到。那么,限量迎客就不能仅靠景区的自觉,还要有约束他们的机制,才能确保景区的安全。
与景区(点)门票价格“涨”声一片相反的是,景区的安全状况却在不断的下降和恶化。而景区本是要给人以美的享受的,若没能作好相关的安全防护工作,与“惊区”的距离就只有一步之遥。笔者以为,惟有职能部门和景区管理部门转变经济发展的观念,以搞好安全工作为前提才能换取长远的利益,以较强的责任意识将安全制度贯彻到实际中,即便是黄金周以外亦要做好安全方面的工作,黄金周旅游的高峰阶段更需防范景区异化成“惊区”,才能确保一方平安。
( 责任编辑:周克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