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鼓励上海市高中毕业生积极报考外地高校,上海市教委近日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其中包括:凡第一志愿填报中西部省区生源长期不足的高校,并被相关高校录取的上海市考生,可获一次性补贴1000元;非第一志愿填报被录取的可获补贴500元。据悉,由于上海生源“足不出沪”,导致很多外地高校不能完成在沪招生计划,并对上海扩大学生升学机会造成了影响。(4月22日《新京报》)
其实,不仅上海考生倾向于报考本地高校而“足不出沪”,北京考生也大多“足不出京”,每年都有一些外地高校完不成在京沪两地的招生计划。
鼓励高中毕业生报考外地院校,不仅可以让全国高教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大学生们接受不同地域文化氛围的熏陶,让他们远离家人接受生活的磨练。上海市教委出台这项优惠政策的初衷不可谓不好,但是很显然,教委用纳税人的钱奖励报考外地高校的考生,这种做法的合理性值得怀疑。更值得关注的是,透过“足不出沪”现象,我们可以清楚看出目前高校招生名额分配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从表面看,京沪两地考生倾向于报考本地高校,是因为北京、上海的经济文化较为发达,让考生迷恋,还因为很多考生习惯于依赖父母和家庭,不愿去外地独立生活。但更深层的原因(也是更主要的原因)却在于,北京、上海的高校多,名牌高校或重点高校多,而这些高校在本地的招生名额也多。北京大学每年在京招生人数、复旦大学每年在沪招生人数,都达到了数百人,而在外省区的招生人数只有几十人。这种不合理的招生名额分配,不仅使得京沪两地每年的高考录取率大大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而且使得京沪两地考生很容易就能考上本地名牌大学。既然如此,又何须报考外地院校?
实际上,很多外地高校不能完成在京沪两地的招生计划,除了报考外地院校的生源较少之外,还因为京沪两地每年高考的实际录取“门槛”较低,高考成绩好一点的考生都被本地重点高校录取,余下的报考外地高校考生,其高考成绩往往达不到外地高校的录取要求。于是,这些外地高校宁愿临时减少在京沪两地的招生人数,而将招生指标调剂到其他生源充足、录取分数线较高的省区。(中青在线 晏扬)
( 责任编辑:周克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