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非课改实验区中考状元之一(凑巧今年状元也并列了)张阳对媒体谈起他的成功之道,提到父亲曾经陪他打游戏直至通关。这一点被敏锐的记者抓住,并做成新闻的标题(昨日《南方都市报》)。相信许多家长对此颇为不解--居然陪儿子打游戏,那不是鼓励孩子犯错误么?
这样的担心显然有其理直气壮的一面,游戏对中学生的负面影响人所皆知。细心的读者会看到报道的弦外之音,张父陪儿子打游戏,是对孩子的信任。而这样的信任,孩子也体察到了,并将其视为父母赋予自己的一笔财富。
这则简单的新闻讲了两个不简单的道理,一是家长对孩子兴趣的尊重,二是家长对孩子自制力的信任。简而言之,尊重与信任。看似简单,做到实处着实很难--培养出一个中考状元容易么?
中国的孩子,第一次对权威的认识便是产生于家庭之中--上一代对下一代有着非常繁琐的各类要求和企盼,导致了代际关系的绝对紧张。怎样去消除这样的紧张?这则新闻提供的关键词“尊重”与“信任”就是着手之处。
练习书法、乐器是兴趣,打游戏算不算兴趣?这样的兴趣要不要尊重?沉湎于游戏固然会影响学习,但是相信不相信孩子的自制力?尊重和信任也不仅仅是个简单的姿态,难得的是,家长还向孩子“投诚”了,承认打游戏是个娱乐身心的活儿,父子齐上阵,既娱乐了孩子,也娱乐了自己,何乐而不为呢?
打虎还需亲兄弟,上阵还得父子兵,没错,在这个独生子女的时代,家里少了玩伴,儿子不揪住老爸找谁当同伴?老爸的伟大还在于,不但加入孩子的游戏联盟,还要想法陪着孩子打通关。游戏要玩通关,既需毅力,更需智慧。父子兵如此结盟上阵,儿子自然容易树立信心,过关斩将,攻克最后的堡垒。
余生也早,当游戏普及的时候已经不感兴趣了。倒是想起当年类似的事情。小时候玩拼图,1000块无编号的,几天下来搞得身心俱疲。老爸在旁,耐心地比较鉴别,终于大功告成。父亲制作了木框把拼好的画镶起来,然后父子相视而笑,那样的感觉,的确比较爽。
张阳的父亲颠覆了传统语境里“严父”的形象,父子合作通关,带给孩子的不仅是尊重和信任,也带给孩子对信心、恒心的重新理解。同时,他们也赋予了“上阵还需父子兵”这句古话与时俱进的新含义。
搜狗(www.sogou.com)搜索:“父子”,共找到
2,874,527
个相关网页.
( 责任编辑:悲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