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寒假,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大二学生李强在家乡开展了一些调查,并写成了《乡村八记》的调查报告。其中记录有农户的年收支明细账,一个山村的日渐衰落等情况。原人民日报总编辑、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敬宜认为反映了农村情况,有一定的代表性,并把这篇调查报告寄给了温家宝总理。4月28日,温家宝总理亲笔给范敬宜同志复信,对李强同学的农村调查给予很高评价和热情鼓励,称赞说“一位二年级的大学生如此关心农村,实属难得”。(据6月16日《人民日报》、6月17日《新京报》报道)
一位普通大学生撰写的调查报告,居然获得了总理的肯定和鼓励,确实令人惊讶,也让人羡慕。李强同学的“成功”,除了“受益”于知名人士的推荐,更重要的是由于其自身的良好素质与可贵之处,这或许对莘莘学子有所启迪。
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心和勤奋精神。正如温总理在复信中所说:“从事新闻事业,我以为最重要的是要有责任心,而责任心之来源在于对国家和人民深切的了解和深深的热爱。”的确,无论干什么都离不开事业心和责任心的支撑,而李强同学正具备了这种事业心和责任心。他在调查报告后记中坦言:“写这篇调查报告时,我总是带着一种极其饱满的感情,一种不吐不快的感觉始终占据着我的大脑。”他怀着对“三农”的深切关注与同情,利用寒假短暂的时间走街串户,在别人喜庆悠闲的时候进行调查研究,善于思考,勤奋写作,最终拿出了高水平的调研报告,受到清华师生乃至总理的重视。而有些人学无所获,事业无成,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事业心、责任心和勤奋敬业精神等非智力因素。
善于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许多成功者的经验证明,书本知识与工作实践的“亲密接触”越早越好。李强同学读的是新闻与传播专业,那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就是要写出有分量的文章,或新闻报道或调研报告,以此来展示自身价值。研究表明,青年学生及早进入“创造期”,运用所学知识参与实践,有利于促进早日成才。有的学习者或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人之所以未能取得突出成绩,往往是由于运用知识的能力不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到位。
具备扎实的知识功底。温总理、范院长对李强同学的调查报告均予以充分肯定,称赞他的报告有内容有建议,记事真切、细致、生动,反映的农村情况有一定的代表性,读后给人以启示。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他能够写出这样高质量的调查报告,肯定与其平时掌握了丰富的专业理论、扎实的知识基础是分不开的。只有在课堂上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形成自己系统的专业知识结构和理论框架,才能在课外的实践中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若跟随当今象牙塔内的喧闹浮躁之风,忽视专业知识学习,就不会有今天的成果。
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善于利用一切机会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再加上具备较强的事业心、责任心和勤奋精神,这些都是一个人走向成熟与成功的基本要素。虽然它并不“新颖”,却是青年学生在成长与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也不是轻易就能做到的。
搜狗(www.sogou.com)搜索:“调查报告”,共找到
10,386,300
个相关网页.
( 责任编辑:悲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