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白了的黑人歌王迈克尔·杰克逊没像他的同胞、棒球明星辛普森一般闹出那么大的动静。比起当年辛普森逃跑时飞车追逐、直升机盘旋的场景来说,杰克逊赢得十分漫长、艰难但却简单。和辛普森的逃离不一样的是,杰克逊的抵抗完全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进行。
在杰克逊的诉讼过程中,更多的人关注的其实并不是案件的结果,而是过程。
美国公众作为好奇的看客,目睹了一场媒介的狂欢。从12年前杰克逊第一次受到指控开始,媒介就将公众议程设置成娱乐性,带领着受众一起寻找这场案件中的证物,甚至有媒体高价征集受害人的经历。媒体把这场案件转变成为一场娱乐事件,因为案件本身已经成为了次要的因素,而过程中,那个曾经万人迷的杰克逊站在被告席上,穿什么样的衣服,做什么样的手势,甚至说什么样的话,其实比案件的内容更加令媒体感到关注。
从案件的本质来说,杰克逊娈童案其实只是刑事案件的一种,而其判决结果应当体现公平和正义的司法精神。杰克逊本人之所以因为证据不足被开释,也是基于美国法律中无罪推断的原则。但另一方面,如果这场案件在法律史上能够成为经典,那将不是因为这场案件的审判有任何特殊之处,而是因为案件的主角是杰克逊这位娱乐界大腕。
与当年辛普森的“世纪审判”有异曲同工之处的是,作为娱乐明星这种受到整个社会关注的公众人物,一方面他们是被整个社会,尤其是媒体捧上云霄的,另一方面他们也承担了整个社会的娱乐功能。甚至更进一步说,他们的私生活和个人情感,也是媒介狂欢的对象。对于许多看客来说,他们不知道杰克逊要赢得最终的判决需要付出多大的个人情感和金钱,他们只是在乎这场狂欢还能持续多久,他们还能在这其中得到多少的快乐;在这场媒体狂欢中,还有多少八卦可以被发掘出来,还有多少人被牵扯到其中。
因此,我们不得不说,美国的陪审员们不但是追星族,更是公众舆论的准确领会者,他们知道对于美国公众来说,明星这个头衔有更大的豁免权。因为这个头衔本来就是公众选择和创造出来的,在明星这个光环背后,寄托了公众对于奋斗和成名的理解,也寄托了成功人士的成长模式。因此,公众往往会更加同情明星,也会更加希望狂欢的结局是他们喜欢的人胜出。杰克逊获得的最终胜诉,与其说是证据不足,更不如说是社会舆论的支持。
杰克逊最终赢得了无罪的宣判,但是他失去了可以继续闪耀光芒的12年,也在流逝的时间里把生命消耗在一次又一次的庭审秀中。对于杰克逊,甚至还有辛普森来说,可谓成也媒体,败也媒体,这场胜利的意义,只不过让杰克逊本人感到残酷,但是让所有观众感到满足。
□周庆安(北京学者)
搜狗(www.sogou.com)搜索:“杰克逊”,共找到
2,434,168
个相关网页.
( 责任编辑:悲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