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电子眼交通执法中出现的问题,北京交通管理部门近日提出了改进的意向,算是对民意做出了初步的回应。电子眼交通执法问题由来已久,涉及到执法的公平、公正以及执法观念的转变和更新。新闻媒体从一位被重罚的进城卖菜农民的遭遇中,看到了交通处罚里的不合理内容和急需改正的地方,一路“穷追猛打”,终于让交通管理部门做出了反思。这反映了民意的巨大威力和政府有关部门对民意的重视。
但是,民意的威力,在有的地方还是显得单薄和无奈。比如高考制度的改革,舆论呼唤了多少年,社会期盼了多少年,但是至今仍没有实质性的进步。记得几年前,一本名为中国高考报告的书风靡全国,各大电台每天中午黄金时间配乐广播。该书对现行的高考制度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批判,说出了考生的酸甜苦辣,并且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可惜,这些代表了很大一部分民意的意见和建议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
今年高考期间,又有许多专家和学者在网上发表意见,指出人们反对的并不是考试本身,而是反对全国统一的高考。因为全国统一高考的弊端已经日益明显。专家们结合他们的研究认为,在教育水平比较高的国家,都是由各大学自行设题招生,学子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走进大学的校门。国际上有这么多的现成经验可以借鉴,我们为什么视而不见呢?诸如此类的民意能否得到有关部门的回应,大家心里都没数。在回应民意还没有纳入制度性、强制性的规则的时候,人们对政府部门的回应还只能限于期盼和等待。
积极回应民意,是建设民主和法制社会的标志,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政府对民意的回应,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也是政府承担责任的表示。因此,回应民意不是可不可的问题,也不是想与不想回应的问题,而是责任政府的应尽之责,是政府取信于民的题中之义。但是,在很多情况下,一些部门重视的是来自上级的“官意”而非来自下面的民意。对民意的重视成了一种不确定性,对自己无害或者实在扛不住了,才勉强回应。对自己不利就装聋作哑。因此,“有多少民意需要回应”就成了一个搁在群众心中的问题。
其实,我们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还有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许多涉及重大公众利益的民意,可以由人民代表和政协委员通过合法的程序,反映到政府部门,促使他们予以重视并想法解决。如果有的部门漠视民意、践踏民意,人大和政协可以依法进行质询和监督,直到群众关心的问题得到解决。可惜,在社会实践中,由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参与解决的民意个案,没有得到有力的张扬。人民希望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在反映社情民意方面,人大和政协能够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让民意的威力充分展示出来。
搜狗(www.sogou.com)搜索:“民意”,共找到
2,721,032
个相关网页.
( 责任编辑:悲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