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连会”、“胡宋会”之后,两岸关系一度露出了小阳春的气象。“胡扁会”成为热闹的话题,有人甚至认为有呼之欲出的态势。其实,在未来一段时日内,陈水扁访问大陆的可能性是很小的。最大的理由是:两岸关系远没有形成陈水扁必须走一趟大陆的趋势。
连战、宋楚瑜访问大陆,应该说是多年来两岸关系的一件盛事,其最大功效是在两岸间塑造了一种暖意。但决定两岸关系走向的是态势,而不是氛围。而“胡扁会”只是有了氛围,却远无必然之势。
对连宋访问大陆对两岸关系的影响,不可低估,也不可高估。所谓不可低估,是因为最近10年的两岸亚冷战氛围在一夕之间融化,而且让两岸民众都看到了和平的愿景。国共历史情仇化为过眼云烟。所谓不可高估,是因为国民党和亲民党现在都是在野党,对岛内政策走向虽具有软效影响力,但也有局限性,不会立竿见影。如果说,民进党当局是岛内政治坚冰的话,国亲一度也是这块坚冰的外围。两岸关系依然还在外围打转,陈水扁还有很大的转圜余地。
影响两岸关系的最大外部因素是美国,但美国的战略和态度并没有因为“胡连会”和“胡宋会”而有变化。美国不愿看到两岸统一,否则中国如虎添翼,美国会更觉得受到威胁。对连宋访问大陆,美国还有担忧的一面,怕两岸走得太近。美国最近一直说大陆需要和台湾当局对话,但却没有要陈水扁到大陆去,也没有给陈水扁明显的压力。只要没有美国的压力,陈水扁的转圜余地就很大。
其实,美国和陈水扁都是非常清楚“胡扁会”的政治意涵的。一旦会晤成为现实,那就意味着两岸在统一的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所以,李登辉当年打了多年的太极拳,也不敢到大陆访问。因为他清楚,两岸领导人能够走在一起,将来回头就很难了。
决定陈水扁到不到大陆的还有两个很重要的因素。其一,有没有现实的政治基础。“胡连会”、“胡宋会”之所以成为现实,是有足够的政治基础的。国共两党虽然有历史的恩怨纠葛,却有共同利益。尤其是国民党方面,更需要以外助内。中共与亲民党之间没有历史情结,共同利益基础丝毫不比国共之间差。中共与民进党没有历史纠葛,但政治鸿沟很大。民进党党纲里写下了“台独”的目标,这是最大的障碍。民进党根本不承认一个中国,没有两岸未来统一的愿景。两者之间在理念、追求、政策上都完全相悖。其二,陈水扁有政治局限性。相较于历史定位,陈水扁更看重手中的权力,看重他在民进党和台湾岛内的影响力。在这一点上,陈水扁访问大陆,是不会得分的。
(原载6月4日《联合早报》,作者韦弦,本报有删节)
搜狗(www.sogou.com)搜索:“两岸关系”,共找到
2,418,760
个相关网页.
( 责任编辑:悲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