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5月11日《大河报》报道,10日上午,四川省最大一起“书记卖官案”主角——南充市原营山县委书记、高坪区委书记、高坪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杨毓培,因涉嫌受贿罪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被推上被告席。杨在陈述中说:“我是××市书法协会会员,曾经为单位个人题字。我算了一下,这笔收入大概有40余万元。但这该属于我的合法收入!”
勿须辩驳,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悖论。杨毓培拿这样的悖论在法庭上为自己辩护,除了有种“垂死挣扎”的意味外,还说明在他思想深处,是认同这种“合法交易”的。这个悖论所反映出的无知,比起悖论本身,更让人觉得可怕。对于现在的一些官员,警惕糖衣炮弹仿佛是很久远的事情了,但这个悖论却让我们看到糖衣炮弹就在身边,让我们感到它的危险性。
不知身为××市书法协会会员的杨毓培的字有多大的艺术价值,但身居县级要职的杨毓培手中掌控的权力有绝对的吸引力,这恐怕是毋庸质疑的。艺术和权力,本应是两厢不相干之事。可一旦前者成了后者的依附,艺术价值也就变得不再那么纯粹,而是成为一些别有用心之徒获取不正当利益的掩体。如同官赌,行贿者不是输在牌技上,而受贿者也并非赢在牌技上。此时的牌技不过是非法交易的外衣罢了。
对于来袭的糖衣炮弹,怕就怕一些官员缺乏对它应有的辨别能力。假如杨毓培的这一悖论不是他故意狡辩的话,那么他身受糖衣炮弹之毒之害实在不轻。可以想象,当别人向杨毓培索字的时候对其书法造诣是怎样的一番吹捧奉承,而此时的杨毓培也肯定因为这些受用的吹捧之辞,忘乎所以,忽视了自己身居要职对他人的诱惑。在自我感觉良好的一种心态下,不经意间接受了别有用心者的行贿。
何止杨毓培?何止书法艺术?笔者相信,跟杨毓培一样,有不少官员因为别人的吹捧奉承,使得原本只是一点爱好的,结果成了这方面的方家,越发飘飘然起来,进而认为自己的水平就是这个价。分辨不清糖衣炮弹,对抗腐拒变放松警惕,让行贿者轻而易举得逞,最终导致自己锒铛入狱。一些官员,当以杨毓培的这种悖论而三省。
( 责任编辑:柳剑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