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星空

清场无助埃及摆脱“转型深渊”

内外因素,都无益于埃及转型走上良性轨道,“转型深渊”似将长期笼罩埃及民众。暂时平静的埃及,似乎在证实阿伦特的话:“所谓的革命,确切地说,就是造就一个新的世俗领域的短暂阶段。”

  8月14日埃及安全部队对开罗两处穆尔西支持者的示威营地实施的清场行动,造成巨大伤亡,举世为之震惊。清场行动后,军方支持的临时政府开始实施长达一个月的全国紧急状态,并在开罗及其他13个省份实施宵禁。

8月15日,在埃及首都开罗的一个清真寺,人们在成排的遗体旁哀悼。新华社发
8月15日,在埃及首都开罗的一个清真寺,人们在成排的遗体旁哀悼。新华社发

  现实版的“尼罗河惨案”,引发国际社会严重关切,也引发了埃及政治力量的重新组合。在两次“倒穆”中,与埃及军方密切合作的世俗派领导人巴拉迪当天向临时总统曼苏尔递交辞呈,表示“不再为任何流血的决定承担责任。”这一事件,凸显了埃及无法摆脱“转型深渊”的现实。而在当下,族群分裂的血痕伤疤如何愈合,对立派别对于政治和解是否还有期待,国际社会如何定义这场暴力冲突,是决定埃及社会的现在和可见未来,是否还将由腥风血雨相伴随的关键。

  表面看,清场并实行宵禁以后,埃及街头恢复了平静。但是,这种平静的脆弱不言而喻。作为清场行动的主要“受害方”,拥有广泛基层支持基础的穆兄会领导人必须作出回应:是坚持相对保守内敛的中间道路,还是对武力镇压予以还击。选择前者,等于回到穆巴拉克时代,从政治调停者变回社会调停者;选择后者,埃及就会滑向内战边缘。

  即使穆兄会及其他温和政治力量愿意理智地寻求与军方的合作途径,促使埃及尽快结束政治过渡期举行大选,现在也有两大障碍。其一,如果清场后军方仍将按照此前计划对穆尔西及穆兄会重要人物进行司法追究,那么新的冲突点就会再次点燃;其二,如果大选之后组成的民选政府在执政理念上与军方存在难以协调的矛盾,穆尔西下台式的危机还可能出现。更何况,巴拉迪的辞职,折射出来的是世俗派重新评估自身在权力架构中的位置,重新评估与握有实质权力的军方的合作关系的趋势。转型期应有的政治合作性,正在被不合作取代。

  政治派别合作性的崩溃只是一条显性的冲突导火索,更大、更不可控的导火索,来自经济的崩溃。剧变两年来,埃及经济并未好转,而有每况愈下之兆。与剧变前相比,埃及失业人口增加了近50%,其中多为青年。充斥于社会中下层的不满情绪,为下一轮大规模街头暴力集聚着力量。

  面对这种情况,无论国际社会多么关切,恐无济于事。对埃及军方有最大影响力的美国,则已经陷入了部分由自身原因造成的悖论中。从其外交原则讲,应该维护埃及民选体制,但从现实政治讲,则需维持埃及军方权威。在这种情况下,只能虚与委蛇。

  内外因素,都无益于埃及转型走上良性轨道,“转型深渊”似将长期笼罩埃及民众。暂时平静的埃及,似乎在证实阿伦特的话:“所谓的革命,确切地说,就是造就一个新的世俗领域的短暂阶段。”

  相关评论:

  环球时报:埃及在为政治“随大溜”付出代价

  环球时报:惊人血腥在失序的埃及谁也挡不住

  西报:埃及为何再次爆发危机?

  埃及“清场” 避不开的悲剧

来源: 京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