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日本文部省公布了中小学历史教科书检阅结果,臭名昭著的扶桑版"新历史教科书"赫然也在其中。该书在涉及邻国及侵略战争的重大历史问题上极尽歪曲、篡改之能事,却在日本政府的"保驾护航"下顺利出笼,表面上是一个右翼的民间教科书编委会在兴风作浪,后面却隐藏着日本社会精英分子在培养下一代问题上的"深谋远虑"。
新历史教科书是日本重整"爱国教育"系统工程的重要环节。
2001年第一版的"新历史教科书"出笼后,日本主流社会对其进行了猛烈抨击。短短4年后,这种抨击的力度大为减弱,显示日本社会的右倾化、保守化在逐步加深,体现在中小学教育上,一系列旨在培养"爱国精神"的激进措施迅速抬头。
2002年,石原慎太郎主政的东京都开始在中小学中推行升"日之丸",唱"君之代"的强制措施,后来扩及到中小学教师也有此义务。许多教员认为这种做法模仿战前军国主义教育,并违反1999年"国旗·国歌法"中关于"不强制学生尊重国旗国歌"的条款,对此持消极态度。2004年,东京都教育长扬言,对于那些升旗不起立或者指导学生唱歌不力的教师,将实行严厉的惩戒,当年,东京都教育厅警告和处分了315名中小学教师,杀鸡儆猴。
颇有讽刺意味的是,在2004年的一次皇家游园会上,东京都教育委员米長邦雄向明仁天皇表忠心,"让日本的学校升国旗,唱国歌这事就交给我了",不料天皇来了一句:"还是不要强制的好。"口口声声愿为天皇肝脑涂地的右翼分子这回没服从天皇旨意,继续强行推动该项"爱国教育",足见他们的如意算盘就是借尊皇之名,行钳制师生思想自由之实。
这种"爱国教育"系统工程还体现在自民党提出的《教育基本法》修正案和宪法修正案上,党内主流保守力量执意要塞入"爱国心"和"天皇制",试图以宪法和准宪法(《教育基本法》)的条文落实他们心目中的"爱国教育"。其中核心人物包括文部大臣中山成彬、自民党鹰派代表安倍晋三等。而了解日本历史的有识之士均认为此举有复古战前宪法部分条款之嫌。
在这种大环境中泡制的"新历史教科书"实际是与以上风潮互为表里,声气相通的。
对历史"无知"的下一代,必然在现实中"无畏"
"新历史教科书"所鼓吹的"爱国教育"建立在歪曲抹杀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其实质是"唯日本正义论"的"新国家主义"。在消除所谓"自虐史观"的大义名分后,体现了极端的"国家自恋"和"民族自大"。其最终目的是造就"无知者无畏"的下一代,以在外交等国际事务上占据心理优势。
目前活跃日本政坛的鹰派政治人物,如自民党干事代理安倍晋三,经济产业大臣中川昭一等,都是在战后出生的一代,战争体验的阙失和保守家族的血脉承袭,已经使得他们在对待历史问题、对待邻国外交上显得颇为"无畏"了。他们抨击对华友好外交是"磕头外交";他们视抗议靖国神社参拜为"多管闲事";他们认为吞并朝鲜半岛促进了朝鲜的近代化;他们赞成把现实中存在争议的独岛、钓鱼岛白纸黑字写入"历史"。
可以想象,当经过"新历史教科书"洗脑的下一代日本人登上政治舞台后,他们在国际事务上将更加"无畏"。
"新历史教科书"今天播下的种子,很可能成为将来日本通向大国化道路上的颗颗地雷。(完)
( 责任编辑:柳剑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