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份以来,中国农业大学陆续出现5例肺结核患者,其中3人来自该校动物医学院。一时间,有关“肺结核流行”的传言在学生中荡漾开来。校方认为如果公布有可能会造成恐慌,而有学生认为学校应尽早公布详尽情况。
古语说“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知者”,强调以个体逻辑判断来消弭流言之毒。所以,历来这里都有一个悖论:所谓能在流言或传言前岿然不动的“智者”和民众的比率显然小到可以忽略不计,这也是流言历来不缺乏市场的根源之一。中国农业大学的“肺结核”传言无论真假,从事实上的蛊惑力来看,已经出乎校方“怕引起恐慌”的美好初衷了。从传言到真相,这中间的一步从来艰难坎坷,学校也好,政府也罢,在我们强调“以人为本”和知情权的当下,任何传言都应该交付“制度”去考验、而不是交给民间的“智者”去担责。
从传言到真相,先得靠制度打破“习惯做法”。以往当一件不好的事情发生时,我们通常习惯于等待有个明确结论出来了,事情朝好的方面转化了,问题已得到解决至少部分解决了,才将事情公之于众。但今天我们已感到这种“习惯做法”的局限性。隐瞒真相的危害比真相背后的危机更可怕,因为传言或谣言会腐蚀相当一部分人的基本判断力,在没有“官方声音”先声夺人的前提下,群众就会利用最原始也最现代的传播手段,传言、信件、网络、手机短信等对许多确实的和未经证实的消息进行了大范围的私下传播,并产生不良的社会效果。因为:在今天的条件下,再利用手中所掌握的信息途径对社会封锁信息已经是不可能的了。不能及时和积极的表态,“官方”就会丧失公信力。
传言只会止于理性的公开制度和对民众知情权的尊重。看看“曾母投梭”的典故吧:有人告诉曾母曾参杀人。第一次曾母坐在纺机上动也没动;第二次她还是没动;第三次,曾母终于坐不住了。从传播学规律、社会心理学规律看:公开事实真相是制止谣言,扫除恐慌的最根本也是最有效的途径。因此,我们必须勇于公开一切“必须说破的”真相。这是民众知情权的价值体现,也是基于对绝大多数群是非曲直判断力和鉴别力的信任。及时理性公开对群众生活和工作有直接关系的信息,是一个机构正常工作的基本前提。
从学校等单位而言,靠制度来澄清传言,就意味着建立健全应对紧急事态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重视在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过程中公民的基本权益。“真相”需要官方自身、信息媒体、大众和社会机制的共同努力。记住一个真理:善待信息,正确引导,比“沉默”更英明比“封锁”更智慧!
( 责任编辑:柳剑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