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日本外相町村信孝提出所谓要求中国“改善”历史教育的谬论;近日,日本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送审的《新历史教科书》,大肆美化、歪曲和否认日本侵略历史和殖民统治,甚至将历次中日战争的责任归咎于中国,无视日本军国主义给战争受害国造成的巨大伤害,反而刻意渲染日本的损失。同时,《新历史教科书》还大肆煽动对中国的仇恨。事实证明,要彻底改变其历史教育观的恰恰是日本自己。不仅如此。日本文部科学大臣中山成彬3月29日宣称,应该在编撰日本教科书的标准《学习指导重点》中明确写上竹岛(韩国称为独岛)和尖阁群岛(我国的钓鱼岛)为日本的固有领土。显而易见,日本政府在教科书问题上已经越走越远了,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可以看到,日本最近可说是恶举频频。除了历史教科书问题引起中、韩、朝等亚洲国家的强烈抗议之外,日本还频频挑起与邻国的领土领海的争端:与韩国有竹岛之争;与俄罗斯有北方四岛领土纠纷;而为窃取我固有领土—钓鱼岛,强化了针对钓鱼岛的军事布防,企图造成既成事实;此外还不断恫言威胁制裁朝鲜……这些举动,充分显示日本对其邻国的不友好甚至敌对的态度,引人侧目。耐人寻味的是,日本与此同时又铆足劲在争取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按常理来看,日本欲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应当尽量避免与亚洲邻国交恶,替其谋求常任理事国扫清障碍、铺平道路。但事实恰恰相反,日本近来咄咄逼人、四处出击,以至于日本共同社的评论称小泉外交“四面楚歌”。
实际上,日本最近的诸多举动之间存在着某种内在联系,更是日本新世纪战略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学者指出,日本新世纪的国家战略发生了变化,即战略目标从经济大国到政治大国再到军事大国。如此,日本就必须挥舞其“两个拳头”,借助其强大经济和科技实力,要实现的首要目标就是重返正常国家行例,争取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当然是其重要一步。其目标是要谋求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地位,担当亚洲领导者角色。而为显示其回归“正常”国家的决心和努力,日本却采取了在外交上以及与邻国关系上走强硬路线的策略,试图改变其二战之后日本外交的低调姿态。这也就不难理解自小泉上台以来,日本频频展现出积极的进攻性的对外政策,即使在对外派兵问题上也迈开大步。但必须看到,这跟日本领导人的个人风格关系不大,而是由日本战略政策的变化所决定的。领导人个人的因素固然有,但不会是主要的。
正是在这种战略政策的主导下,日本采取了四处点火的行动。比如,罕有地对俄提出了除北方四岛之外的“其它领土”要求,而与韩国独岛之争的行动也不断升级,在与中国的钓鱼岛领土、东海权益的争端上,更是加紧了其军事战略上的部署,显示出其急剧扩张的特性和咄咄逼人的姿态。日本上述举动背后所透出来的“非和平走向”,正是亚洲国家和国际社会最应该保持清醒和警惕的。
从日本国内来看,右翼保守势力掌控了日本政坛,从政府到民间整个社会的右翼化在迅速加剧。如今在日本,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潮不断泛滥和高涨,这股思潮与日本政坛的右翼化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了日本今天政治格局和走向。已有专家指出,目前日本政坛的右翼化,民间社会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大和民族中心义思潮泛滥的情形,跟二战前的日本颇有相似之处。这无疑令亚洲邻国和国际社会深感忧虑和不安。
日本战略政策的改变,对东北亚局势构成了威胁。实际上,日本最近的动作,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搅乱了东北亚脆弱的和平稳定的局面,增添了东北亚局势的紧张和不稳定气氛。例如,导致中日关系紧张、韩日关系紧绷,还有朝日敌对情绪加剧等等。日本欲通过制造紧张气氛,企图乱中谋利,以达致其不可告人目的,如借机进行军事扩张,实现其军事大国目标,甚至借此实行包括与邻国争夺领土、海洋利益等在内的对外扩张政策。就眼下而言,日本动作频频已经导致的恶果就包括:破坏或拖延了六方会谈的重开,增加了解决朝核问题的难度;美日强化军事同盟关系则引发东北亚新的紧张对峙的局面等等。
此外,日本企图通过其强硬的对华政策,主动挑起东北亚区内的争端,以遏制中国的和平崛起,拖慢中国的发展,保持其在亚洲的领导地位。面对快迅崛起的中国,日本显然担心中国的飞速发展动摇其亚洲领导者地位。因而,对中国步步紧逼。日本一方面加强美日军事同盟、紧跟美国,与美国联手干预中国内政——台湾问题,其战略目的之一是遏制中国的崛起。同样,日本新防卫大纲指称中国对其构成所谓“威胁”,并四处采取针对中国的敌意政策也是为此目的。日本这种“与邻为恶”的邻国政策,日益趋向于“非和平”的模式。
总之,对于日本最近的频频举动,不能简单孤立地看待,而应该结合其战略政策的变化来观察。而日本这些举动乃至战略政策的变化所显示出的令人担忧的非和平因素及动向,则尤需引起亚洲国家乃至全世界的高度关注。如果对日本的战略政策变化没有足够的警惕并予以斗争,那么亚洲邻国难免再吃哑巴亏。这既是历史的经验,也是现实的昭示!
( 责任编辑:柳剑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