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示属于爆炸受损车的情况下,二手车商家抢购这些受损车,出价已接近市场零售价的一半,预示着这批受损车必然将进入流通市场,并将在更多的流通环节中赚得更大的利益。
拍卖天津事故车闪现暧昧的牟利链条
去年天津发生爆炸时,整齐排列的豪车变成汽车坟场,受损场景触目惊心。而近日媒体无意中注意到,这批车通过车辆拍卖会的形式回到了市场。有趣的是,拍卖公司原本担心车辆不好卖,定价不高,想不到竟然被抢购一空。
毫无意外,这批车辆不久以后就在市场中悄然露面。有经销商在二手车网上公开广告,明确公告卖的就是天津爆炸受损车,并承诺可以拿到齐全手续上牌。有趣的是,去年事故发生后,多家公司宣布受损车不会进入市场,同时有公司公布严重损坏车辆的车架号,禁止经销商销售,也宣布没有质保。而另一方面,正是一些声明在天津市政府协助下被销毁的车辆,又神秘的出现在了拍卖会上。
汽车制造厂商对媒体表示这些车辆都将被彻底的销毁,这句话和其他动人的广告一样空洞。从法律上说,这些厂商的承诺是否有意义,取决于这笔损失由谁承担。如果有保险公司或者其他方全额赔偿给了汽车厂商,保险公司或者其他方合法的拥有这批受损车的所有权,有权决定受损车的最终去向。
厂商表示有车辆“严重损坏”,同样毫无任何实际约束力,厂家标准并不等于法律规定上的禁止销售的车辆。按照我国的汽车相关法律规定,对全新汽车的安全管理以合格证为门槛,如果是旧汽车则通过强制报废制度和年检来控制。经历过事故而受损的全新车辆,如果通过了车辆的管理规定,并且拥有合法手续,可以照常上路行驶。
对照目前的制度,受损车辆不属于强制报废的范畴,仔细修复后也并不难以通过车管所的检验。至于厂商所提的“(无法通过修复)达到令乘员安全操作及使用的程度”,并不在车辆报废与年检范围之内。
最终,汽车厂商认为这些曾经的豪车如今只是需要销毁的废金属,停留于建议。在汽车厂商拿到赔偿以后,这批车辆的产权转移到了保险公司名下,在法律范围内如何减损、点石成金,是保险公司需要思考的问题。
保险公司可以解锁三种处理旧车的方式。最符合公共利益的去向是将受损车送进汽车拆解厂。有瑕疵的去向,是有价值的零部件被拆卸后进入汽车修理市场。而最为社会舆论关注的方式,则是以拍卖的形式让受损车进入二手车流通市场。
盈利状况不乐观的拆解行业首先出局,它们最不可能出足够高的价钱回收受损车。而拆解零件更适合小厂商零敲碎打的做。最终看来,通过拍卖的方式处理受损车最为合适,既可以卖给需要零件的维修厂,也可以卖给准备赚取更多利润的汽车销售商家。
在明示属于爆炸受损车的情况下,二手车商家抢购这些受损车,出价已接近市场零售价的一半,预示着这批受损车必然将进入流通市场,并将在更多的流通环节中赚得更大的利益。这些二手车商家甚至于不需要如同处理常见的口碑极差的泡水车、事故车一样掩盖信息,爱慕豪车更爱便宜的消费者比比皆是,只要价格相对便宜就不愁销路。商家稍微无良一些,隐瞒关键信息,也将能谋取更多利润。
在混乱的二手车市场中,关于汽车的信息不会被所有商家诚实的公布。厂家认为不安全应当销毁的车辆,被保险公司义无反顾的投向市场。据称已被政府销毁的车辆,媒体记者又查到了车架号“起死回生”。
汽车厂商合理止损,保险公司合法止损,拆解的利润赶不上倒卖进口豪车,各种因素完美地构建了一条暧昧的牟利链条。而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做这件事,会有人受害,但绝对不会有人受到惩罚。
(搜狐评论独家原创,未经许可谢绝任何的形式的转载,申请转载请联系本公号)
专题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