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星空

大陆初展后马英九时期对台政策

  按照此岸一贯的实力政策逻辑,两岸关系,乃至此岸对外总体关系的政策走势,归根结底,未来主流主要地还是决定于此岸实力地位的变化,中美与两岸的结构性力量消涨变化,以及此岸对这些变化的即时认知。

  中国外长王毅在华府期间,被问及对台湾地区候任领导人看法时,在回答中提及台湾地区的宪法,此为此岸高层首次,因此引发媒体和学界关注。此事的确非同小可,因为,就人们熟知的大陆对台政策历史演变而言,无论是前30年的“老三段论”(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代表,台湾是中国领土主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还是后来的钱其琛-汪道涵“新三段论”(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完全统一事业尚未完成),乃至《反分裂法》,都从未明确确认台北的政治实体性质与定位问题,而“新三段论”所依据的“九二共识”在对岸屡有争吵,直到马英九上台,才基本确立。

  蔡英文的胜选使民进党政权再度出现,因而此时释出如此新鲜罕见的提法,特别是,考虑到王毅发言前蔡英文本人关于发展两岸关系的言论,确实可以解读为一种隔空的善意互动,而且展现大陆对于即将面临的对岸民进党政权的政策思维。

  对比2000年陈水扁当选时此岸的高度紧张,本次选举此岸可谓气定神闲,一则,此岸对于对岸的政治生态已经相当熟悉和适应;再则,更深层的,这反映了此岸对整体国家战略的最新认知。具体而言,在大国崛起的思维下,此岸认知到对对岸的决定性总体实力优势,在反独的框架内,已将两岸问题在战略优先顺序上适当外推,从而将促统工作重心转到两岸有高度共识的经贸交流方面。同时,这也体现了此岸自习马会后,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促进交流与对话的理念。

  在1949后的长时段内,台湾因海洋环境而突出的海空优势在军事上是相当明显的,而自1980年代两岸展开经贸往来,台湾在资本、技术、市场与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经济优势也是明显的。而这种两岸相对均衡,各有优势的局面在近20年来已被彻底打破。中国大陆作为全球事务和地区事务中日渐活跃的大国,其国家对外战略展望和计划已瞄准大国互动的目标,而在这种大国战略最核心地位的,则是中美战略互动。在这种思维下,台湾不再简单地是美国牵制中国的棋子,很多时候,台湾的动作甚至成为美国需要支付相当外交代价的负担。在这种中美共同的管理海峡危机的新情势下,在中国大陆方面,管理危机的首要任务是遏制显性与立即的台独,这在战略上自然是更呈现防御性的特点。

  就对岸来说,蔡英文曾出掌陆委会,对两岸事务高度熟悉,而其更深层的背景是对美国沟通的顺畅,及学者清流的专业执政形象。本届选举中两岸议题已经与以往相比高度边缘化,这折射的岛内社情是,自陈水扁到马英九,十五年来,岛内民众对经济发展停滞的不满,对两岸议题的厌倦。考虑到20余年来美台军事关系的巨大实质性进展,加上岛内身份认知的根本变化,蔡英文会在安全上加深依赖美国在西太平洋的军事体系,同时挟岛内民意与绿色政治正确优势,在经济上发展与大陆关系,参与分享大陆经济蛋糕,甚至占此岸促统经贸的便宜,这是可以基本预料的。此岸对此局面也应该有透彻的了解。尤其在两岸目前的内部经济压力现实面前,两岸更多管控分歧,此岸沿着九二共识基础上促进经贸路线,对岸沿着没有九二共识的九二共识模糊路线,双方加速在经济上抱团取暖,这是很可以预期的一种基本前景。

  当然,按照此岸一贯的实力政策逻辑,两岸关系,乃至此岸对外总体关系的政策走势,归根结底,未来主流主要地还是决定于此岸实力地位的变化,中美与两岸的结构性力量消涨变化,以及此岸对这些变化的即时认知。只是就目前而言,本轮两岸隔空互动的一个影响深远的政治后果是,终于使对岸的九二共识,或民进党所说的九二精神与所谓“宪法一中”结合起来,这潜在地给未来两岸高层交流提供了某种法理与政治的框架,而其中隐含的暧昧与模糊之处也为未来两岸可能的争吵铺设了宽广的地基,具体到蔡英文执政时期,到底这种新颖的前提性政治变化会演变为怎样的政策施为,这有待于现实的次第澄清。

  (搜狐评论独家原创,未经许可谢绝任何的形式的转载,申请转载请联系本公号)

专题策划:搜狐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