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细心的深圳市民发现,深圳市区的路灯杆上出现了一组神秘的黑底缕空的7位数字,据悉,这样的路灯杆共有16万根。
这当然不是一种行为艺术,而是警方为了方便路人报警特意设置的位置编号。
因为,经验表明,许多人正是由于不熟悉案发地环境,提供不了准确报警位置,才使警方难以及时到达而延误警情。而今后,市民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只须报出附近的路灯编号就行了,市110指挥中心将通过GPS立即查出发案地点。
这样的公共管理细节令笔者怦然心动。就像当初邮政部门设置邮政编码,大大提高了信件处理效率一样,印在路灯杆上的这些普通阿拉伯数字,也将作为一种生命安全编码,对我们的人身安全形成更大的庇佑。
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很好的方位感,尤其是在毫无征兆的突发事件面前,要我们从容、镇定地提供所在方位多少是一件困难的事。更何况,作为一座开放而流动的城市,深圳每天会涌来大量的初来乍到者,前面那样的要求对他们来说更加是一项“难以完成的任务”。那么,将各种复杂的地名置换成路灯杆上的统一编码,就因此充满了一种可贵的人性化色彩,使报警程序呈现出了标准化的意义,简单而快捷。从这个角度说,笔者建议,除了路灯杆,这样的生命安全编码还可以出现在其他更多、更醒目的公共设施上。
笔者由此引发的更大的感受是,我们的公共管理与制度设计只有真正以人为本,从人性的视角出发,多些换位思考,而不是仅仅止于口号与文件之中,才能切实与市民以及市民的日常生活贴得更近。几天前,笔者在一处社区宣传栏上见到了如下一大段火灾报警须知,步骤极为详尽,如拨打119时要准确告知所在地址、联系电话与相关姓名,最好告知周围还有哪些醒目的标记,并在消防车抵达前到楼下指引并迎接……
这样的谆谆教导无疑有助于消防部门赢得宝贵灭险时间,普及报警常识也是一项当务之急,但它是一种静态的预先设计,有没有考虑到,如果报警者心慌意乱而表达不清呢?或者拨通电话后根本就来不及报告呢?俗话说,水火无情,面对熊熊烈焰,如何让一个人从容不迫地完成前面不无繁琐的程序?也许,为防万一,我们还得针对这种非常态的情况制订出相关应急措施。比如,固定电话在申请安装时都留有详细地址、姓名与联系方式,所差者,是如何建立有效的联网系统,将这些资料迅速调出而已。
如果我们能将替路灯编号这种细致入微的服务理念融入其中,这中间就应该不存在太多的技术障碍。
正如历史由细节所堆积一样,社会的点滴进步也依靠一个又一个细节所推动。
路灯上的编码是一种力量,我们需要更多的这种于无声处的力量,我们期待更多的、形形色色的生命安全编码出现在生活当中。
□李跃(深圳职员)
搜狗(www.sogou.com)搜索:“路灯”,共找到
542,275
个相关网页.
( 责任编辑:悲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