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英国大选结果的公布,布莱尔悬着的一颗心也终于落了下来。三度蝉联英国首相宝座,不仅仅成就了布莱尔个人政治生涯的辉煌,同样也创造了工党的历史。
但如果据此认为布莱尔日后的路途将风雨无阻,一路坦荡,显然有些牵强。因为颠峰的到达往往意味着下坡的开始,布莱尔也不例外,在他的面前,尚有无尽的挑战,而这些挑战甚至很可能让这位志得意满的首相“中途下车”。
挑战一:工党议会多数一去不复返,布莱尔“一言堂”时代终结。
在2001年的大选中,工党获得了413个席位,以161个席位的优势在议会内部呼风唤雨,而布莱尔也得以在这种局面下大搞“一言堂”。很多分析人士认为,布莱尔之所以敢于在伊拉克战争问题上坚决"跟着美国走",正是因为工党在议会的优势。
这种强势领导作风恰如一把“双刃剑”,它在保证国内改革政策获得强力推行的同时,也日益引起了工党内部以及英国民众的强烈不满。4月28日的英国《泰晤士报》甚至单独就此撰文指出,布莱尔脱离大众的统治方式使他失去了人们的信任。也有人批评说,布莱尔喜欢坐在“办公室”里“闭门造车”,对此,布莱尔向来置若罔闻。
这一切显然将伴随着2005年大选结果的出炉发生改变。在此次大选中,虽然工党再次成为了议会的多数派,然而66个议席的微弱优势将使布莱尔政府在政治和经济领域的回旋余地大大减少,布莱尔今后要想让自己的意志升级为议会的决定,说服的对象显然不再仅仅是惟命是从的众多工党成员了。
挑战二:布莱尔个人信誉深受“内伤”
布莱尔担任英国首相以来,因其白手起家的奋斗经历和年轻活跃、颇具亲和力的个人魅力,一度被英国民众广泛认同,甚至被认为是欧洲新一代政治家的典范。但在大选中被竞争对手拿来大做文章的伊拉克战争问题,却使得布莱尔的个人信誉受到了严重的损害。在许多人的眼里,布莱尔俨然成为了一个不折不扣的“骗子”。
在大多数英国民众的心里,外交问题并不是第一位的,他们更看重的是领导人能够让他们的腰包迅速鼓起来,以及这位领导人的道德操守是否值得去信赖。布莱尔在伊战上的表现显然让自己的信誉一路下滑。因此,即使英国民众能够原谅布莱尔出兵伊拉克的决定,也不会原谅布莱尔在这一问题上的一个又一个谎言。
英国民众的不满在此次大选中得到了体现。比如,许多工党成员在本土重镇竞选议员时,居然惨败于并不占优势的竞选对手。也有分析人士指出,工党在议会席位的大幅减少,正是因为布莱尔的信誉问题所致。这种局面对于组阁后新政府的运行而言,显然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挑战三:工党内部“倒布”声音迭起 布朗继任呼声日高
对于工党而言,布莱尔一方面是最具资格的领袖,但另一方面他也是导致政府失信和工党竞选动员不力的罪魁祸首。因此在工党内部一直存在着“挺布”和“倒布”两种声浪。
如果说为了赢得大选,工党内部还能顾全大局,保持一定团结,大选结束之后这种暂时局面无疑会被打破。而且随着工党在议会席次的减少,工党内部“倒布”的声音迭起,而支持布朗继任的呼声则日益高涨。
与2001年的英国大选不同,工党赢得三连冠的“杀手锏”,不再是布莱尔的超强人气,而是财政大臣戈登?布朗卓有成效的财政政策。在大选中,就有大量工党的支持者表示,“自己为工党投票,不是因为布莱尔,而是因为戈登?布朗”。因而,布莱尔不可能不面对工党内外要求自己让位布朗的巨大压力,而且这种压力很可能将伴随新组阁政府很长一段时期,甚至直到布莱尔被迫“中途下车”。
挑战四:伊拉克问题尚未终结 阿富汗问题又要登场
让布莱尔名誉扫地的伊战问题,不会随着大选的结束而寿终正寝。只要英军一天驻扎在伊拉克的土地上,它就可能作为反对派手中的王牌使布莱尔遭到攻击。因此,如何在组建新政府后迅速清除伊战带来的负面影响,将是布莱尔的一大难关。
阿富汗问题同样是布莱尔政府绕不过的一道槛。根据英国国防部原先打造的“撤军计划”,驻伊英军将从伊拉克南部撤出后,转往阿富汗南部抓捕基地组织以及塔利班残余。这一决定如果仅仅是为了安抚英国民众对伊战的情绪,显然是“换汤不换药”。
而且就安全状况来说,驻伊英军驻扎的伊拉克南部虽然危险重重,但与惯于幕后袭击的基地组织以及塔利班势力相比,其后者危险程度显然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果因此导致英军士兵伤亡数字的上升,布莱尔政府能否承受如此之重可想而知。
挑战五:经济牌不再是灵丹妙药 深层次问题开始显现
近些年来,在欧洲整体经济发展缓慢的背景之下,布莱尔倡导的英国自由经济模式取得了巨大成功,使得英国经济出现了极快的增长,令其它欧洲国家羡慕不已。这也是工党再次蝉联执政的关键所在。但这并不意味着工党的经济政策就无懈可击了。
在经济方面,布莱尔的失败主要在于英国经济增长的局限性和不均衡性:首先,它的经济增长得益于美国经济增长周期的到来,但利率提高导致房地产泡沫必然破灭、北海石油收入减少;其次,从社会、行业和地区的方面来看,英国的经济增长存在着严重的两极分化和不平等现象;最后,如果审视一下英国在欧盟中的过客角色能给它带来的收益,它对欧元的漠不关心,它的税收、社会政策的吸引力以及金融优惠政策,那么其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就成问题了。
( 责任编辑:柳剑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