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谈-新闻评论 搜狐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财经 - IT - 汽车 - 房产 - 女人 - 短信 - 彩信 - 校友录 - 邮件 - 搜索 - BBS - 搜狗
日月谈-新闻评论-搜狐网
评论首页 | 社会 | 时政 | 国际 | 经济  | IT | 汽车 | 文化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论坛
小调查
  南京为创文明城市限制拖拉机进城 瓜农含泪抛售
南京为创文明城市限制拖拉机进城是否合适?
1、拖拉机进城是否不文明?
不文明,影响市容。
拖拉机进城方便了群众。
说不好。
2、这样做是否侵害了农民利益?
侵害了农民利益,伤害农民积极性。
这样做也是为了城市的文明。
不好说。
  往期调查
专栏作家

经济

柴之菁 | 薛兆丰 | 鲁 宁 方 刚 | 吴向宏 | 李子旸 冀志罡 | 郭松民 | 易宪容

文化

朱学勤 | 葛剑雄 | 雷 颐 袁伟时 | 张远山 | 薛 涌 朱大可 | 徐友渔 | 熊培云

体育

方 肇 | 毕熙东 | 舒桂林 张慧德 | 于 嘉 | 贾志刚 周才鸿 | 陶 伟 | 李 珂

热点回顾
·吃喝嫖赌齐全的阜阳法官
·
警察为何被警察打死?
·他们该不该被女老板罚裸站
·“小姐”进村说明了什么?
·站在街上就是“卖淫女”?
·小姐出没农家乐让人难乐
·河南人真的被歧视了吗?
·警察如此作为让人悲哀
·房子七十年后怎么办?
·“强奸幼女”竟然合法?
网友评论

·河南人真的被歧视了吗?
·女兵裸浴当卖点有辱经典
·为文革博物馆的民间性质叫好
·小泉会“浪子回头”吗
·不能放过刑讯逼供的人
·逼迫女同学手淫的悲剧
·张在玉的“死而复生”体现了司法公正?
·你赞成裸体播新闻吗?
·书记该先追车还是先救人
·自考生是北大的失败?
·你会歧视河南人吗?
您现在的位置:搜狐首页 » 媒体评论 » 社会评论 » 偷窥比以前更多了吗?

偷窥比以前更多了吗?
作者:刘洪波 来源: 红网  Star.news.sohu.com 2005年4月11日10:01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偷窥的议论,近两年无意之中看了不少。无意,是因为自己没有想过偷窥是一个了不得的事情,所以没有想过要看一看别人对偷窥有什么说法。但毕竟又看过不少议论,看着这些议论,才觉得事情真的可以越说越大。

  当然,现在农村的厕所里都发现了针孔摄像头了,这个事实可以用来证明偷窥成了严重问题。不过,从总体上的判断,总归会让我不敢放心地相信。

  村里的厕所被安了针孔摄像头,表明偷窥者运用了新设备,但并不表明因为有了针孔摄像头所以偷窥现象蔓延到了农村。偷窥现象不是今日才有的,哪怕在农村也不是。偷窥者也并不见得就是十恶不赦的坏种。成长中的少年,有偷窥欲望和偷窥行为的并不少见,大多数情况下,随着成长过程的完成,这种偏差行为会得到自行校正。偷窥在一些地方甚至成为一种婚俗,“听房”就是民俗中被允许的偷窥。

  越来越多的偷窥报道,越来越多的对偷窥的担心,是隐私意识普遍觉醒的表现,至于在多大程度上能够证明偷窥现象“于今为烈”,则是一个疑问。

  我当然不会唱偷窥的赞歌,无论如何,偷窥行为构成对他人隐私的侵犯。我所怀疑的是这样的判断,可用于偷窥的器材容易获得,会导致偷窥行为更加普遍地发生。尽管这样的推理,很合乎思维的习惯,但未必合乎事实的逻辑。美国经常发生枪击案,就会有人说,那是因为美国人很容易拥有枪支;这样的推理,无法说明为什么加拿大人同样很容易获得枪支,却极少发生枪击案。所有用于偷窥的器材,都可以有多种不同的用途,它们既非专为偷窥而发明,也并不只能作为偷窥的器具,既然如此,这些器材是否用于偷窥,就与掌握器材的人有很大关系,而我们很难说今日的人们比以往的人们更加喜欢偷窥一些。

  值得重视的问题,是偷窥所获得的记录在现代技术条件下很容易被传播。一份偷窥记录,很可能直接进入网络,也可能被制作成商品出售。这扩大了被偷窥者的受害程度,而且由于偷窥行为的隐避性,受害人很难追索祸首。在很多情况下,一份广泛传播的偷窥记录,也许并没有明确的受害人,例如有意不暴露被偷窥对象的明显个人特征,就不会有人“对号入座”,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偷窥记录的传播仍然会造成社会的不安全感。

  但偷窥并不是一种罕见的人类行为,它是潜存于人内心的欲望。我们很难断定现在比过去有更多的偷窥行为,因为过去偷窥行为也相当普遍地存在。而在全部偷窥行为中,被发现的从来都是极少数,大量实际发生的偷窥行为并未被发现。这表明,希望借助于任何惩罚手段有效地减少偷窥行为,都是有难度的。

  控制可用于偷窥的器材,不仅会导致技术与人的人为隔离,而且并不能减少偷窥行为的发生,它只能减少偷窥者所制作的记录。我想,哪怕不为任何实际的用途,而仅仅出于一种爱好,人们也应当有权拥有照相手机、小型摄像头、数字录音笔等“间谍器材”。

  为了根绝“副作用”而禁止一项技术,社会将会付出怎样的代价,很难事先预计。当初,德国的谷登堡在西方发明活字印刷术,教廷曾经为这“神赐的技术”欢欣鼓舞,因为这一技术有利于《圣经》的传播。不过,很快地,印刷术的“副作用”就出现了,大量印刷使阅读变成一种不再神圣的事情,也为“不良图书”的流行提供了技术条件,所以教会又发布了“禁止滥用印刷机”的禁令。如果教会的禁令完全生效,印刷术会成为什么呢,这种技术就不会是一种有利于思想自由的发明,而会变成一种思想控制的手段。

  偷窥比以前更多了吗?也许是,也许不是,没有谁有过真正的统计。凭着“偷窥越来越普遍”的印象,人们惊呼现在进入了“偷窥时代”,而因为这一惊呼,人们开始计划着封锁“偷窥器材”。对于这样的惊呼,对于这样的动议,我虽然理解其良好的动机,却无法相信其正确性。事实上,尽管偷窥绝不是一种道德行为,但任何人都无法发明出杜绝偷窥的方法,无论有没有器材,偷窥都在发生。最随手的偷窥器材,乃是人的眼睛、耳朵,某些时候鼻子大概也起一点作用,但你不会为了禁绝偷窥而剁掉人的五官,是不是?

  

( 责任编辑:柳剑诏 )

央视名嘴为何如此恶俗   >>>进入评论频道,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相关链接

请发表您的看法
用户:  匿名发出
 您要为您所发的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留言:
 *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 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ChinaRen - 搜狐招聘 - 网站登录 - 帮助中心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Copyright © 2005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