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星空

药贩子唏嘘人生影射疫苗体制潜规则

多少年来,疫苗问题屡禁不止,这已经不单单是管理问题可以解释得了,实质上展现了庇护在疫苗体制中的黑色交易具备的强大能量。后者靠潜规则搞定疫苗供应链条,搞定举报者来降低风险。

文丨令狐卿(搜狐特约评论员)

山东疫苗事件曝出了一批涉案者,他们分布在疫苗供应链的上下游,正在面临其职业生涯的巨大压力。搜狐新闻“新闻当事人”栏目访问到其中一位身份特别的药贩子张俊书,本是山西省疾控中心副站长,在举报疫苗黑幕后遭到单位打击报复,终于铤而走险,成为疫苗倒卖者。

这条报道之所以重要,一是因为它是山东疫苗事件进入全国民众视野后,为数稀少的信息增量之一,为理解疫苗风波提供了事实。二是张俊书的反转人生,从疫苗管理者变成问题疫苗商贩,其令人唏嘘的角色转变,映射出一直被声讨的疫苗体制的潜规则。

张俊书在担任公职的时候,可谓尽心尽力地维护疫苗体制的纯洁,对破坏疫苗安全的人事是眼里揉不得沙子。他不仅到疫苗贩子的QQ群里“卧底”了解情况,更站出来举报相关的贪腐交易。而就是这么“站出来”的举动,让他得罪同僚系统,人生从此改换门庭。

按照一般情况而言,张俊书举报疫苗黑幕,是为了维护疾控部门的声誉,理应受到尊重才对,即使不要嘉奖,也不至于给他“穿小鞋”,以断绝薪水的方式逼迫他走人。但恰恰是因为疫苗体制当中幽灵一样存在的潜规则,张俊书遭受的一切都顺利成章。

在疫苗供应链的黑色生意中,潜规则的逻辑直截了当:张俊书要么不作声,要么参与其中成为一分子,而他站出来举报,等于是直接告诉别人,他不要潜规则,而是要选择自己的方式对疫苗黑幕“说不”。举报等于是“宣战”,张俊书等于与整个黑幕为敌。

换言之,举报者张俊书一夜之间成为疫苗利益链要解决的人,否则黑色的生意就没办法进行。张俊书在单位里遭受的排挤也就有了可以信服的推断,而且,相较于庞大的交易黑幕,他的牺牲微不足道。疫苗交易的黑幕等于拿张俊书杀一儆百,以维护潜规则得到遵守。

张俊书受到排挤后,为了生计做过许多小本生意,但苦于无法活口。在这种情况下,他只好做回他最熟悉、最擅长的领域。等到他终于也加入了疫苗贩子的这个行当,他就成了与他当年举报对象一样的人。张俊书接受了潜规则,他也就变成了疫苗黑幕一分子而被接受。

设想一下,如果张俊书当年举报后不是受到排挤,他不会走到今天这个地步。他是举报者、被视作叛徒、受害者以及最终成为药贩子加害他人,整个戏剧化的遭遇都与疫苗体制中的黑暗面息息相关。感叹张俊书的选择,与谴责疫苗体制不端是一体两面的。

张俊书举报是凭着良心行事,但说服自己加入疫苗贩子,兴许也会侥幸地认为:反正疫苗失效也不会有毒,只要打针的不死,事情就不会败露。这也许是支撑整个疫苗供应链中所有黑心药贩子做下去的心理因素,他们可能还认为自己比毒贩更有人性吧。

监管部门公布追查上下线名单,有媒体打电话核实,当事人否认涉案。而现在摆在张俊书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自首,要么潜逃。在如此风口浪尖的时候自首,后果可想而知,不仅法律要公开惩罚,潜规则同样对他“虎视眈眈”,疫苗体制中的阴影始终没有远离张俊书。

从张俊书的故事当中,观众也可以一窥黑色交易对疫苗体制的侵蚀,它不仅是让该体制无力自查自纠自清,更会将这个体制变成黑色交易的保护伞与执行人。当官员说要追查疫苗管理问题时,药贩子会发笑的。因为管理赖以运作的机制和人员都已经与疫苗贩子纠缠不清。

多少年来,疫苗问题屡禁不止,这已经不单单是管理问题可以解释得了,实质上展现了庇护在疫苗体制中的黑色交易具备的强大能量。后者靠潜规则搞定疫苗供应链条,搞定举报者来降低风险。丰厚利润维持下的疫苗黑色交易,早有化险为夷的历史,有意愿更有能力抗拒查处。

张俊书无论是作为举报者还是作为贩卖者,要不要举报,要不要自首,从来都是要做选择题的。眼下他要衡量的,是两个因素:到底是查办疫苗黑幕的政府决心大,还是疫苗黑色交易在风险管理上的能量大。老实讲,不止张俊书在权衡,大众也都在看着。

专题策划: 搜狐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