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星空

公共领域不是女德培训班

  关于道德、规矩和教养的讨论,当它只是指向女人、儿童和位卑者的时候,只是“吃人”二字的画皮,不管是“在我老家,女人小孩不上桌”还是“蹲着没教养”,或是“农村礼崩乐坏”,这些声音断断续续吵了一百年,很多时候它们是有着沐猴而冠的庄严相的。

网络生活真是巨细靡遗都会留下“历史的手稿”,截图为证,那个说“为何现在那么多女孩子不懂得教养?等个地铁就可以随随便便蹲着”的ID,却在之前表示自己“蹲在角落里吃面”,并且品评视障女孩的相貌,在微博上表达从别人的残障中获得的优越感。

所以,我们真的要随着这个营销号设置的议程来讨论吗?对于这类窥视成癖的ID,“教养”为何物?尽管网友们很高明,讨论比原博和捍卫者“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譬如:“还有说蹲下像上厕所的,你们简直性别歧视,男的站着全都像在上厕所。”

在公共场合,引起陌生人注意当然不是明智的行为策略,但在“好脏好乱好快活”的“咱们这儿”,在地铁到站之前蹲着缓一缓,比起随处可见的随地吐痰和抽烟,还真没到有违公德的地步。

从数年前上海地铁公司的“防止性骚扰,女性要自重”,到今天的“小姑娘蹲着没教养”,不变的,是窥视者的反客为主,和被规约的对象始终是女人,改变的是,公共领域已然变成纯粹的女德培训班。这一天,被凶徒杀害的法官成为搜索不到名字,有人在网络世界高调消失并很可能永不再出现,在在波涛万顷终归寂静的当下,类似“小姑娘蹲着”、“上海女孩逃饭”和“农妇约炮”之类的标题,也许会成为过度延烧的“公共”议题的“新常态”。

关于道德、规矩和教养的讨论,当它只是指向女人、儿童和位卑者的时候,只是“吃人”二字的画皮,不管是“在我老家,女人小孩不上桌”还是“蹲着没教养”,或是“农村礼崩乐坏”,或是九十年代以来要求下岗工人和农村妇女“提高素质”的话语。这些声音断断续续吵了一百年,很多时候它们是有着沐猴而冠的庄严相的。

当女权主义者谈论“女权”的时候,“女权”往往被认为是激进的,得到的忠告是“难道最重要的不是人权吗”。可在滑稽的公共讨论热门议题中,我们却发现,毫无疑问,任何对另一个性别是“天赋人权”的东西,譬如在公共空间抽烟吐痰剔牙脱鞋子抠脚丫,对于女人,尤其是立志“有教养”的那一些,都是那么奢侈而不可得。

所谓女性的优雅合仪,无非是并腿收肩,尽量占据最小空间,悦目、被动而不起眼;用小而悦耳的声音说话;露出的每一寸肌肤,说出的每一个字,摆出的每一个姿势,都可能被评判,被贬低;语气稍微果断坚决,稍有逻辑就会被认为冒犯且过于“愤怒”。有教养的女人经常用膝盖合并斜放两腿的坐姿,却是脊椎病的源头之一。这也许不算什么,毕竟没让你裹脚到不盈一握,或者面纱长袍。正如各类网络晒图中展示的,男性习惯露出裆部的坐姿,常常占据两三倍于女性的空间。这不仅仅是两性在社会空间位置的寓言与象征,这就是两性地位的日常演练。

“股市可以绿,老公的帽子不能绿;房价可以涨,老婆的脾气不能涨。”这是一个家化品牌喜迎三八节的系列广告策划之一,名曰“新家规”。可见“我们老家女人不上桌”的规矩,不仅没有被弃之如敝屣,还在城市中寻机复活。然而,它既是新的也是旧的,在这个“家”里,“老公”对“老婆”的权力行使和约束,是以认同外部更大的不公为前提;不公正是层层相嵌,并且相互圆场的,它要缔造的那个人间,还是秋风一语中的:“礼仪优先于权利”——一个红底金字的,大写的吃人。

如何面对各种“教养”的话语?记得鲁迅的话:“一个活人……在打熬着要活下去。然而自己明知道是奴隶,打熬着,并且不平者,挣扎着,一面‘意图’挣脱以至实行挣脱的,即便暂时失败,还是套上了镣铐罢,他却不过是单单的奴隶。如果从奴隶生活着寻出‘美’来,赞叹,抚摸,陶醉,那可是万劫不复的奴才了。他使自己和别人永远安住于这生活。”

本文参考新浪微博@新媒体女性 和《南腔北调集》。

  (搜狐评论独家原创,未经许可谢绝任何的形式的转载,申请转载请联系本公号)

专题策划:搜狐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