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新闻
评论首页 | 头条 | 图片 | 漫画 | 政论|  世说 | 财经 | 天下 | 正论 | 学术 | 精粹 | 访谈
⊕ 热点专题推荐:
·2009年全国两会
·2009全国两会
·关注2009年春运
·燃油税改革
·纪念改革开放30年
·2008美国大选
·2008珠海航展
您现在的位置:搜狐首页>日月谈-新闻评论 > 日月谈-时政评论

长沙理性对待落选文明城市值得肯定
作者:陈庆贵   来源:红网   Star.news.sohu.com 2005年09月19日08:32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0)】 【收藏本文 收藏本文】 【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搜狐评论·日月谈 汇聚网上最好的评论

  长沙市与首批10个“全国文明城市”失之交臂。面对这一评选结果,200多万长沙市民没有妄自菲薄、失意消沉,而是查找差距、反思不足,并以更清醒的认识,更饱满的热情,更大的创建力度,响亮地提出“让文明永驻星城”(9月18日《人民日报>》)。长沙“赶考”文明城市落榜不落志的背后,让我看到的是其难能可贵的理性。

  长沙为冲刺“全国文明城市”做出了许多努力,没有任何一项评比活动让普通市民如此广泛参与,心心相系。落选后,一些市民难免心情失落,感到遗憾。对此,长沙市委书记梅克保对新华社记者说:“我们虽然落榜但不落志,我们将巩固成果,寻找差距,继续争创文明城市。”长沙市委一班人及时统一思想,及时予以理性引导。次日,长沙市委书记、文明委主任梅克保又表示:“市民不服输可以理解,毕竟为创建文明城市付出了5年的心血。但在这场旷日持久的赛跑中,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与少数城市落选后或怨声载道或偃旗息鼓相比,从长沙官员公开表态中,我读到的是胜不骄,败不馁的理性心态。

  面对落选,长沙人还表现出令人称道的应对理性。首先是排找差距。9月7日至9日,长沙市委机关报《长沙晚报》就如何正确对待文明城市评选初步结果,连续发表了三篇评论员文章,在充分肯定全市文明创建成果的同时,也指出要虚心地向入选的文明城市学习。在中央文明委发布“文明城市”公示消息的当天,长沙市委、市政府即要求城管、公安、工商、卫生等各级职能部门,对文明创建工作进行“回头看”,主动寻找差距。其次是消灭“死角”。9月7日,长沙市组织数万市民开展了为期3天的街道大清扫行动,重点清扫不文明“死角”。再次是马不停蹄。9月10日晚,数十名专家、市民齐聚湘江风光带滨江广场,共话“让文明永驻星城”。长沙“市民学校”、“市民论坛”、“百万市民看长沙”、“百万家庭网上行”、“百万青少年学礼仪”和“创建学习型城市、打造诚信长沙”等文明创建活动,依然如火如荼地开展。与少数城市平时热衷形式主义“一阵风”创建和落选后怨天尤人自暴自弃相比,面对落选,长沙人于自找差距的同时趁“冷”打铁,这是用行动对“创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最好诠释。

  在如何御后上,长沙人也表现出足够理性。设若说自寻差距、消灭“死角”、马不停蹄彰显的是长沙人文明创建重参与而不重荣誉、重实质而不重形式、重过程而不重结果的理性,那么长沙人在反思差距的同时也一分为二审视自己的长处,则折射出长沙人善于总结经验理清思路的理性。作为中部省份省会城市,长沙基础条件与沿海发达地区先进城市相比,差距显而易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唯有另辟蹊径才能出奇制胜。为此,这两年长沙在“民”字上做文章,累计投资5亿元,改造路不平、灯不亮、垃圾多、秩序乱的背街小巷多达513条,啃下了最难啃的一块骨头。长沙市在市、区、街道都建立了政务中心,设立了市民服务热线,建立了政务服务网站,市民办事比过去方便快捷多了。更不简单的是,长沙市始终以丰富多彩的创建活动吸引全社会广泛参与,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百万市民齐唱公民道德歌”、“百万青少年学礼仪”、“周末文化广场”等活动。仅以“怎样做文明长沙人”、“我为文明创建做什么”活动为例,这两个论坛先后举办了500多场,吸引了数以百万计的市民参与,通过论坛解决各类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2000多件。我敢断言,只要长沙人继续打好“民”字牌,扬“民本”、“民生”、“民智”、“民力”之长,拿回文明城市的牌子只是迟早问题。

  在长沙官员眼里,百姓口碑乃是最高荣耀,这充分体现了以民为本的评估理性。创建文明城市既不是为了拿牌子,也不是为了官员政绩,而是为了城市文明进步和民众福祉改善。金杯银杯不及百姓口碑,金奖银奖不及百姓褒奖。能拿回牌子当选文明城市固然重要,能否得到百姓认可和口碑更加重要。经过5年文明创建的“洗礼”,长沙所有的变化都指向一个目标——文明进步。而身处其中的广大市民,切实感受到了这种变化所带来的实惠。比如中秋前夕,又一场“湘江韵律”专场文艺义演在湘江风光带开放式的滨江剧场演出。记者在现场切身感受到:随地吐痰、乱扔垃圾、践踏绿地的现象极少……依我看,有了这些深得“文明三昧”的生动细节,有没有文明城市的牌子倒并不重要了。

  我的观点是,各地在各种“文明”评选前,不仅面对落选须要理性,面对当选也须要理性。竞争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对成功者而言,今天的优势也许正是明天的劣势;对失败者而言,今天的劣势也许正是明天的优势。因此,能否理性对待文明创建是比创建评选成败更重要,理性对待“文明”落选也是文明。

(责任编辑:悲风)


搜狗(www.sogou.com)搜索:"文明城市",共找到 4,106,870 个相关网页

 热点公务员是中国最幸福的人?       张五常:为王石作序

    经济学家能为企业代言吗        为何要树立一个荒淫无耻的形象

    章子怡把中国男人气坏了        我们一直错怪了张艺谋         

    索尼为何“忽悠”中国消费者      孙英杰案的几个搞笑疑点

    又一个学生被老师间接杀死        处女荒 根本不用回击

    是好男人 就请用安全套          国人的脸被央视丢尽了!

    深圳要消灭香港的色情业啦       路人为何旁观强奸(组图)   

    现在的女大学生成了什么?        多少卖淫女是大学生(图)      

http://star.news.sohu.com/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0)】 【收藏本文 收藏本文】 【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相关链接

请发表您的看法
用户:  匿名发出
 您要为您所发的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留言:
 *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 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设置首页 - 搜狗输入法 - 支付中心 - 搜狐招聘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 全部新闻 - 全部博文
Copyright © 2018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搜狐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ontact.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