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星空
上海要有文化,先要“去上海化”

    最近,上海学者许纪霖教授著文《上海城市风情依旧,文化何处寻觅?》,对今日上海文化的几大病灶逐一剖析,历数上海一地的人、体制的短板,不可谓不犀利。但是这般的批评声音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每几年必然就会出现一次。争论的本质其实在于搞清楚,“上海文化”生长的土壤是什么…【详细】【网友评论

 

“上海文化”为什么没落了

上海曾是一座国际文化大都市

    中国有政治中心与文化中心合二为一的北京,为什么当今的上海仅仅是一个经济中心,而不复是曾经的文化大都会?2010年世界博览会在上海举行,令世界的目光云集于黄浦江两岸。世博会将给这座城市带来什么?会带来文化复兴的希望吗?
    上海文化曾经辉煌过,在上世纪的上半叶,它曾经是苏伊士运河以东最著名的国际文化大都市,东京、香港都无法与之比肩。民国年间的中国,除了学术中心在北京,报业中心、出版中心、电影中心、演艺中心、娱乐业中心统统扎根于上海,金钱加上文化,造就了半个世纪的海上风华。【详细

计划经济留下的文化垄断

    1949年新中国在北京建都,中央一声令下,将文化中心从上海平调到北京。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三联书店、《观察》杂志纷纷北上,还过去了一大批文化精英。如今在京城非常活跃的“在京海派”,就是当年奉令进京的上海文化人。尽管如此,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上海文化无论是电影文学还是新闻出版,依然有全国“半壁江山”的美誉。我经常如此向老外这样描绘中国文化精英的地理分布:一半云集在北京,其余一半中的一半在上海,剩下的25%分散在广州、成都、西安、武汉、南京、杭州等二线城市。
    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上海在经济上二度崛起,人们对这座城市的文化复兴寄予了厚望,毕竟上海有这份传统和家底。20年快过去了,国际文化大都市没有见到,倒是民间的“上海文化滑坡”的盛世危言,至今依然余音绕梁,不仅上海与北京的文化距离没有缩小,二线城市也赶了上来,比如广州媒体的活跃与发达,已是上海远远无法与之攀比。【详细

人才来源较单一,外来精英受排斥

    上海的大部分文化资源至今依然被事业单位垄断,文化市场的发育与活跃远远比不上北京。文化人普遍地惧怕竞争,循规蹈矩,一种典型的“事业单位人”心态。以电视业为例,过去有上视、东视和卫视三家,形成一定的体制内竞争。后来频道分工,圈定势力范围。出镜采访手里拿的话筒呈菱形三面,每一面都是不同的台标,记者却是同一个,晚上各新闻台的报道自然变成“同一个上海,同一种声音”。
    不仅节目,连人才也有垄断的传统。北京、广州的媒体不拘一格用人才,大量体制外的民营文化公司以各种方式参与节目制作。但上海媒体内部许多重要位置,其人员皆出身于上海本地的“某校某系”,长年累月的近亲繁殖,形成了单一、僵化的固定风格。近20年来各地英雄豪杰、名校毕业生涌入上海,占据了外企和民企的精英层,但在文化事业单位,流行的依然是上海话。愈是接近上层,外地精英愈是凤毛麟角。

  除却模仿西洋一途,海派文化别无它路

“上海文化”只不过是空心和拙劣的模仿

    许教授对上海文化前景的忧虑,虽然让人心生同感,但是切莫以今天的“海派文化”来作参考标准,那是一种“未完成”的畸形品。而且由于后来上海精英文化的衰落,民间文化所残留的那种“表层西化”特征愈发成为上海文化的普遍特征,一到改革开放,由于“西方”重新成为“圣地”,上海弄堂里的“老克腊”们重又焕发青春,仿佛一夜之间成为西洋文明的代言人,殊不知,在上海精英消亡殆尽的今天,所谓“上海文化”只不过是空心和拙劣的模仿。

“挠痒型文化”不该是上海文化的核心

    上海文化是什么,或许我们首先还得作一个大致的描述。在许教授的文章里,“海派西餐、海派西装、海派英文(洋径浜英文)、海派川菜、海派京戏”这些都变成了上海文化的“传家宝”,而沪语节目“老娘舅”也引发了许教授的哀叹,普通话对上海化的侵袭速度之快,上海人的“主体性”岌岌可危啊!
    在笔者看来,假如上述内容是上海文化的核心,这等“上海文化”不要也罢!所谓这样的“海派”一脉文化,本就是中西文化交汇的一个“历史形态”,反映出异文化与新知与本土习俗交流的某种“过渡产品”。论其模仿西方,很明显缺乏日本明治时期如坂本龙马这样的维新人士学习“兰学”的精英式气质;论其本土化,却又缺乏足够深厚的传统文化脉络。就这样“东”摇“晃”成就了许教授所在意的“中不中”、“西不西”的“挠痒型文化”。【详细

只有城市保持开放,文化才能保持鲜活

    三十年的户籍封锁,也让这种“东”摇“西”晃的海派文化成为活化石,封存起来,所以一到改革开放,“老克腊”们开始陆续出山,甚至往日的“瘪三”也摇身一变,成为海派小资文化的代言人,“喝咖啡”与“耍腔调”成为上海文化的特征。不过要清楚的是,“崇洋”首先还得模仿,模仿也得看段级,试问在西洋文化的模仿上,上海能拿出什么像样的“临摹品”?鲁迅身居上海,能归属在上述海派文化之列吗?梅百器开创的工部局交响乐队,第一名华人乐手谭抒真迟至1927年才加入该乐队,连模仿出色都谈不上,更谈不上创新了。
    可见,所谓“海派文化”本身就是一个空洞的名称,如果说存在这样的“上海文化”,它也只不过是在开埠后刚刚起步而已,核心在于模仿西洋,谈不上创新,因为四方交集于此,无本土历史习俗文化之底蕴,除却模仿西洋一途,别无它路,因此只有不断的开放与交流,方能让这个“脱中入洋”的进程不致中断,也只有让这座城市保持开放,才能吸引全国精英融入这座城市来模仿西洋文化,而最终形成的上海文化是什么,则不是我们所能预测的,更无法树立一个文化目标,仿佛按部就班就能完成。 【详细

  “去上海化”方是未来的起点所在

“海”纳百川,才能成其大器

    “海派文化”一开始就没有形成什么内核性的形态,只不过是一种姿态,一种可能性,但无论是批评者还是赞美者,都试图以一种“模模糊糊”、“朦朦胧胧”的上海文化作为现实的存在,每当我们尽力触摸它、感受它时,它化身为“多元”,每当我们批判其无根时,它又自称为“本土”,这样的不可捉摸、暧昧难辨,是老上海留给今天最后的精神遗产,李欧梵当年为上海唱的那曲“赞歌”,不知今日还有几人还在传唱,或许只有“去上海化”,方是未来上海文化的起点所在。
    上海文化在外来文明和中国传统文明之间,在精英文化和通俗文化之间呈现出开放的姿态,敢于打破成规,锐意革新,广采博纳,“海纳百川,兼容并蓄”成为上海文化的精髓,并体现于上海文化的方方面面。【详细

搜狐评论 责任编辑:罗丹

微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