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栏
评论首页 | 社会 | 时政 | 国际 | 经济  | IT | 汽车 | 文化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论坛

英雄
英雄
英雄
  2005年的高考已经结束。在祝福如愿考生的同时,也可以想象,大批贫寒学子无力支付高昂学费,绝望无助的情景依然。

  高学费已成为无数家庭痛苦和步入贫穷的直接原因。

  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去质疑:高校收费为何这么高?

  近日有个值得仔细琢磨的官方回答,它是这样说的:“相对于学生的培养成本,学生这些学费只占25%,现在的高校收费不能说很高。”

  这10多年,涉及大学生培养成本问题,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高校负责人往往会抛出难以查证的数字。但究竟将哪些费用开支计入大学生培养成本,每类费用支出是多少?每项培养费用的具体数字如何得出?这些关键答案一直隐匿在黑暗中。

  这个谜团虽然很难探得一清二楚,但从高校扩招、收费的变迁等现有的公开统计数据中,还是不难看出中国的教育收费有多可怕了。

  特别推荐:中国大学收费“独步天下” 
英雄

英雄
  一次扩招的“大跃进”

  从1998年到2003年,我国大学扩招完成了一场大跃进,短短五年内:大学入学人数增长了353%。1998年全国普通高校录取新生108.4万人,当年毛入学率为5.4%,1999年普通本专科招生159.68万人,增长47.4%。2000年普通高校实际招生为220万人,比1999年增加35%,比1998年几乎翻了一番。2002年,当年录取新生321万人,毛入学率达到15%。2003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人数382.2万人,毛入学率17%。……参考杨东平《2000年中国教育发展报告》《中国统计年鉴》

  一次收费的“大跃进”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到新世纪初,10年间中国大学学费的水平大踏步上升:1989年国内高校试点收费时,一般学杂费100元/年,到1993年全国高校平均学费已涨到了610元/年,1995年1124元,1997年1620元,2000年已达3550元,2001年又普遍上涨到5000元左右。到2005年,教育部确立了大学收费的新标准:除了艺术等专业收费每学年在万元左右外,其他普通专业收费一般在5000元、5500元、6000元三个档。这种涨幅肯定既超过了中国物价上涨的幅度,也大大超过了中国人均收入增长的幅度。……<<<全文

  高校学杂费5年增长5.34倍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上面的数据:
  1998年,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经费为5493394万元,包括国家财政类教育经费3567538万元(预算内教育经费3350701万元),学费和杂费731134万元。
  1999年,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经费为7087280.0万元,包括国家财政类教育经费4431601.2万元(预算内教育经费4226112.2万元),学费和杂费1207835.5万元。
  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经费为9133504万元,包括国家财政类教育经费5311854万元(预算内教育经费5044173万元),学费和杂费1926109万元。
  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经费为14878590万元,包括国家财政类教育经费7521463万元(预算内教育经费7243459万元),学费和杂费3906526万元。
  经过不算复杂的除法计算,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1998年至2002年,5年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经费增长2.7倍,学费和杂费增长5.34倍,国家财政类教育经费增长2.11倍。……《中国统计年鉴》

英雄
  教育跻身中国十大暴利行业

  在一篇广为流传的《揭秘中国十大暴利行业》文章中,教育“荣幸”地与房地产业、高速公路业、殡葬业、电力业、医疗业等一起并列在中国暴利行业排行榜上。去年8月,国家发改委公布2004年上半年价格举报6大热点,教育乱收费投诉高居价格投诉榜首。2004年,教育乱收费已经持续四年位居榜首。从2003年底国家发改委在全国组织部署教育收费专项检查的数据中就可窥一斑,根据对20个省6.3万多所大、中、小学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检查,查出违法收费案件1.2万余件,违法收费金额21亿多元。如此数量庞大,是“个别学校的问题”吗?……<<<全文

  大学收费标准符合国际惯例吗?

  主张高校实行高收费政策最冠冕堂皇的理由是,应该和国际通行的惯例接轨,因为世界各国都实行高校收费的办法。好!那么就让我们了解、考察一下世界各国的情况吧!
  在所有的发达国家中,德国对本国和外国的大学生一律免费就读。英国在1998年才开始试行收费办法,在此之前一直是免收学费;法国只收取少量的注册费;只有美国和日本实行适当收费的办法。具体费用水平是:公立大学大约每年3000美元左右,私立大学标准较高,日本约需5000—6000美元,美国的私立大学每年约需2万—3万美元。
  看来,我国的大学正是把眼光瞄准了美国和日本私立大学的收费标准,恨不得一步到位,向这个标准看齐。可是,他们忘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区别:美、日两国的人均GDP是中国大陆的几十倍,而大学的学费不过是其中的5%—10%,一般的家庭都可以承受。
  在发展中国家中,与中国大陆经济发展水平相近、同样是人口大国的印度,就值得我们借鉴。在最著名的尼赫鲁大学,每学期只需交108卢比学费和260卢比的住宿费(两项合计只相当于人民币70元左右)。对比一下我国大学的收费标准,就显得高多了,几乎高出近百倍。从最初的每人每学期1200元,提高到目前的5000—6000元。……<<<全文
英雄

英雄
  教育收费依据什么制定?

  早在1994年,国务院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就提出高等学校“缴费的标准由教育行政部门按生均培养成本的一定比例和社会及学生家长的承受能力因地、因校(或专业)确定”。教育部又于2000年参照国际上部分国家高等教育学费一般都在全部教育成本的25%左右的做法,规定“高校的学费占其年平均日常运行费用的比例按25%掌握,未达到25%的可以提高到25%”。于是,普通高校收多少钱的关键就在于高校年平均日常运行费用是多少。
  但十多年来,我们没有看到过教育主管部门或任何一所高校公布过“生均培养成本”的核算依据和核算过程。“生均培养成本”已经成为一个谜,一个教育部加上上千所大学怎么算也算不出来、算不清楚的谜团……<<<全文

  高校培养成本的N个版本

  1、新华网2005年6月13日有一则《教育部规范高校收费普通专业每年不超过六千元》的消息说: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曾算过,按照现在的日常运行成本粗略计算,理工科人均培养费一年约1.5万元,文科每年1.2万元至1.3万元。……<<<全文
  2、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在国务院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培养一个本科生,不是像现在有些人讲的,一万多块钱就够了,要讲完整意义的培养成本,大概一个学生一年至少要四、五万块钱。我们在1999年确定了学校日常运行成本,什么叫日常运行成本呢?就是加上工资、加上学校日常运转的水电费等,这样平均下来,大概是1.4万。……<<<全文
  3、北京科技大学财务处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帐:学校每年的支出大致可以分为八块:教学、科研、业务辅助、行政管理、后勤、学生事务、社会保障和其他。以1999年为例,学校共有8500名本科生,摊到每个学生身上的支出14800元。这些支出的资金要由国家、学校和学生三方面一起负担。1999年国家给北科大的生均拨款4800元,向学生收取的学费每人3200元,住宿费550元,每生所缺的6250元要由学校自己解决。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学生所缴费用其实只抵得上学校日常开支的20%。即使是按照今年上涨后的学费计算(不考虑物价上涨、人员工资上涨等因素),学费也不过占总开支的1/3左右。……<<<全文
  4、《市场报》一篇报道称据权威机构测算,我国每位大学生的教育成本为每年7000~8000元。……<<<全文

  教育部,你何时能算清一个学生的培养成本是多少

  糊涂帐有糊涂帐的好处,那就是大学生培养成本可以信口开河,任由他说。因为作为局外人,只能揣测,只能感觉,而揣测和感觉是作不得数的。教育部门只要垄断了成本信息,任何人说三道四都可以置之不理,怎么收费还是自己说了算。如果在这个问题上较真到底,让高校向社会交代清楚,它的钱是怎样花的,究竟有多少真正用在培养学生上了,就可能产生这样的后果:其一,实际成本并没有他们宣称的那样高,摆得上桌面的开支与实际成本大不相称,这样,现行的收费标准就没有依据了,如果按规矩办,高校就会丢掉很大一块利益;其二,如果进行严格而又透明的成本核算,很多见不得光的花销就暴了光,各种挥霍浪费,甚至违法犯罪的行为就会公之于众。这样的后果当然是某些人不愿意看到的,想清楚了这一点,让大学生培养成本糊涂十年并继续糊涂下去也就不难理解。 ……<<<全文

  以25%的名义,政府欠教育多少钱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最新的数据,2002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学费和杂费3906526万元,在校学生人数903.4万人,平均4324元。按照教育部“高校的学费占其年平均日常运行费用的比例按25%掌握”的精神,维持我国1552所普通高等学校日常运行需要15626104万元,应该由政府负担的需11719578万元。而当年国家财政类教育经费为7521463万元(预算内教育经费7243459万元),缺口达4198115万元。这方面依靠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解决经费331363万元,社会捐资和集资办学经费解决278253万元,此外还有其他教育经费达2840985万元(注:这项其他教育经费没有详细说明,不知道其来源)。
  2003年9月9日-21日,联合国教育权报告员托马舍夫斯基应中国政府的邀请考察中国教育状况,她指出,“中国的教育经费只占GDP的2%,而且政府预算只占教育总经费的53%,剩下的47%则要求家长或其它来源来补上。”
  1993年2月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高了该投入目标,公共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到2000年应达到4%。然而实际情况如何呢?1992年这个数字是2.73%,1995年2.46%,1996年2.44%,1998年2.55%,2001年2.3%。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张玉林先生据此测算出,从1985年到2003年,政府欠教育的经费总计为10100亿元。 ……<<<全文
英雄

英雄
  刚刚发展数年的大学“教育产业化”似乎留下诸多伤痕:大学扩招“大跃进”,大学攀比升格和盲目合并,“大学城圈地运动”等等,当中国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型到大众教育的同时,也潜伏了许多隐患。
  外贸不力,内需不振,普遍被认为是1998—1999年间倡导“教育产业化”外在因素。有经济学者献策:以教育产业拉动内需,因为教育收费将是逼使国民消费的好办法,中国人向来哪怕省吃俭用,但孩子上学的钱断然不会省的。
  无论如何,当时最经典的测算是这样的:“以每年25%-30%的扩招速度,三年内使我国高校的招生量扩大一倍,从每年200万人扩大到400万人,新增学生全额自费,即每人年均缴学费1万元,每年可收取学费200个亿,这部分学生在校增加消费40亿,根据我国的投资乘数估算,这240亿可拉动1000亿的投资和最终消费……”
  这样的测算没有考虑到1万元对一位靠种2亩水田过活的湖北农民意味着什么。
  因而也有人说教育产业化失败就失败在:刚好从2000年左右开始,中国农民收入连续几年不增长甚至负增长,陷于相对贫困的窘境;而与此同时中国的国企改革也进入了攻坚战,产生了大量极贫的下岗工人。
  但是,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学者对记者说:“我觉得这些都是表象,真正的根源是:政府没钱或者不愿意出更多的钱,却又急于实现教育的高速发展,于是以教育产业化的名义将成本转嫁到国民身上。” ……<<<全文
请给本专题打分(5分制)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出品

搜狐媒体评论

责编:柳五


往期专题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英雄

向香烟宣战!中国的两难选择

文革博物馆是如何诞生的

纪念邓丽君逝世十周年

费孝通留下的农民进城问题

2亿中国人受职业病威胁!

纪念伟大的爱因斯坦

没心没肺的新闻语言

谁在为文贼郭敬明喝彩?

赵忠祥老师 当然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