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评论-搜狐网站> 有此一说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军事 | 评论

张鸣:走近西太后

来源:综合 作者:共识网
  •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 张鸣:走近西太后

  皇帝对谁都不信任

  问:在西太后的一生里,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发动了辛酉政变,斗倒了肃顺,从而成为清帝国实际掌权人之一。按照教科书上的说法,肃顺是顾命大臣,是咸丰帝为了限制太后专权而设,但现在也有不同看法,认为,咸丰帝其实对肃顺是有顾虑的,在任命其为顾命大臣的时候,也扶持了两宫太后,以此来制约肃顺,那么,什么究竟才是历史上的真实情况呢?

  张鸣:严格来说,皇帝对谁都不放心。你说的不放心也有可能,但是这个可能性有多大呢?肃顺是咸丰帝非常信任的大臣,而且越在危难中越信任他。肃顺在咸丰之前只是名籍籍无名的大臣,位置也不高,是咸丰一路把他提携上来的。肃顺和两宫太后的确有一种“竞争”的关系在里面,也是很契合的。

  虽然骨子里皇帝对谁都不一定完全信任,但是那个时候还谈不上。再加上清朝没有太后临朝这样的惯例,所以说基本上咸丰是不可能同意太后临朝的。他的确给了两宫太后一个印,因为在皇帝的眼中:即使是顾命大臣,也不过是帮皇帝办公,只不过现在皇帝太小,两宫又是女人,所以从形式上你还得走一道程序。

  清朝的体制和别的朝代不一样,没有宰相一职,实际是皇帝亲自来当宰相,来办公,皇帝办不了公怎么办呢?就是委托顾命大臣来办公,就是替自己当皇帝。但毕竟是“替”当皇帝,最后的手续还要走一道,要在皇帝那儿盖个印。所以,咸丰帝给两宫太后这个印是让她牵制肃顺,还是仅仅是走一道手续呢,很难辨别。当然,从事后诸葛亮的角度来看,的确有牵制的作用——在咸丰死后,他们还没有回銮之前的确有牵制的作用。但后来,他们两个闹翻了,其实不闹翻就没了牵制,一闹翻反而就有牵制了。她不盖印,八大臣就罢工,就不干了,朝廷就停摆了。

  这里关键是西太后是很重要的人物,咸丰当时没想到这个妃子会做出这么大事来,他可能也想不到。西太后的确有个人野心,她也有这个才能。在清朝的后妃当中她属于很突出,很了不起的,但是她为什么能成功,其实很大程度上在于恭亲王奕䜣。

  恭亲王奕䜣原来是咸丰的政敌,八国联军进京的时候咸丰把他留在京城实际也不是什么好事,因为咸丰也不知道洋鬼子会怎么样,把恭亲王留在险地,实际上就是根本不管他死活。但是没想到。英法联军根本没想过要把中国的皇帝怎么样,他的意思就是我们想要跟你谈,我们要把你拉到我们的世界体系里来,主要目的就是这个,打你也不是为了把你毁了,也就是为了跟你谈,只要你愿意谈就没事了。实际上,在北京的驻军没有受到什么损伤,而北京城的驻军基本都是属于恭亲王奕䜣掌握的,所以议和一成,奕䜣就成了最大的功臣。但实际上,议和其实也没奕䜣多少功劳,但是奕䜣恰好在恰当的时间出现在恰当的位置——就是我在这儿等了,我冒死在这儿等了,就是功臣,又加上他手握重兵,成为了这场政变里举足轻重的人物。

  而反观八大臣这边,名义上是顾命大臣,实际上没有什么实力。肃顺也是百密一疏,没把鬼子六奕䜣放在眼里,也没把小兰儿(慈禧乳名)放在眼里,居然让他们俩见面了。我曾经写过,肃顺是一个失败的能臣,常常说满人怎么怎么不行,因此得罪了大多数的满族亲贵。并且还说过很多很狂傲的话,大家都烦他,正好有人想搞他,因此两人一拍即合。

  辛酉政变发生时,当时的体制还不算是什么太后临朝体制,实际是掌握政权的是议政王大臣。清朝曾经有过亲贵议政的体制,以前有八王议政,因此恭亲王也觉得这事是我说了算,但没想到后来反倒是西太后把他给收拾了,那时候才进入太后临朝体制,所以有这么一个过渡。清朝是很讲规矩、很讲祖制的朝代,不能说朝廷原来没有的惯例你突然间弄出来,这个现象从慈禧后期的执政中也能看到,每一招她都在祖宗的惯例中找,就跟我们刚开始改革开放似的,要看马列全集,看看有没有根据,都是这样的。

  区别于男性皇帝,慈禧有感恩思想

  问:您最近在《凤凰周刊》上也写了一篇关于肃顺的文章,认为此人心高气傲,是个“失败的能臣”。肃顺是很推崇汉族官员的,慈禧即便跟肃顺不合,但在处理肃顺后,也没有弃用汉族官员。我们知道,在满清皇帝中,“满汉之别”一直是他们心中的刺,那么,慈禧在对待汉族官员的时候,慈禧的态度是什么呢?她真心依赖汉族官员吗?

  张鸣:她是没有办法,实际上曾、左、李他们是自己冒出来的。太平天国起来之后,清朝自己不行了,满人靠不住,没办法,不得不用。肃顺还在的时候,已经在重用曾国藩了,曾当时已经是两江总督,这个是很重要的。朝廷原来是不让曾当地方官,后来让了,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转折,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湘军就立不起来。

  汉族官员冒出来的背景是满人你们自己不行了,八旗和绿营都不行,大清是靠汉人士大夫练的民团才把得救了的,民团怎么能够维持呢?就是靠厘金,湘军、淮军和厘金都是体制外的东西,根本不是这个体制内的东西,但是体制外这两个东西结合起来就可以把大清给救了。你认为西太后特别信任他们吗?不是,她没办法。虽然从骨子里谈不上喜欢,但是依然得用他们。因此即便是肃顺用了这些人,她也只能接着用,而且她还放权。因为那个时候,满族八旗、绿营都不行,打一仗败一仗,预备队的蒙古骑兵也被英法联军打没了,能靠谁呢?只能靠他们了。当太平天国被打灭后,清朝第一个动作就是想把湘淮军给解散了,后来曾国藩还真解散了,他太在乎名声了。但是淮军解散不了,因为还有很多事不平呢,当时八旗连个小偷都拿不住了,还有什么用?慈禧只能依靠他们。所以她并不是真的相信汉臣,的确是满人不行了,不中用了,经过两百多年的养尊处优,满人的政治能力已经滑落得太厉害了,她实在没有牌可打了。

  但是有一点,西太后和皇帝不太一样。皇帝都是受正统教育出身的,除了同治以外,清朝皇帝教育都不错。西太后教育程度不是很高,她的教育都是小传统教育,也就是“戏剧教育”,她很爱看戏,也经常把外面的戏子招进来演戏,她的教育就是这个教育。但这种教育赋予了她有感恩的思想,一般皇帝是不会感恩的,无论臣子做什么他们都觉得是应该的,做得再好都是应该的。但是西太后不一样,她有感恩思想,因此,一般来说她对功臣是不打压的,也尽可能不惩罚,她对功臣都是非常客气的,这体现了她有感恩思想。你说她特别信任他们?谈不上。你看,为什么到后来庆亲王奕劻这么出风头,奕劻的确是有点本事,但是本事也不大,关键是他是满人亲贵,再怎么贪腐,也是自己的人,而且只有他可用,可见骨子里,慈禧信任的其实还是他们自己人。

  任人唯亲,这点慈禧是绕不过去的

  问:在慈禧执政的四十多年里,有三位大臣不得不提,一个是咸丰帝的弟弟恭亲王奕䜣,一个是汉族重臣李鸿章,一个是满族重臣荣禄,这三人都得到慈禧器重,那么慈禧对待他们三人,是否有所不同?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张鸣:其实她跟奕譞,就是老七最好。西太后这个人任人唯亲,这是绕不过去的,她一直都是这样的,所以跟奕譞最好,他最信任奕譞,但是奕譞没本事,只是个厚道人,有本事的就是老六,但她跟老六总是有点“隔”,但是她又不得不用他,因为满洲亲贵里没有人可用。但她必须要用一个满洲亲贵,因为她知道临朝不合法,所以必须用一个满洲亲贵来平衡朝廷非议。在早期,奕䜣、奕譞她搀和着用,奕䜣、奕譞都不行了就是奕劻了,一定要有一个。

  荣禄是个例外,荣禄是属于满人中间相对好一点的,但是他并不是被当作亲贵来用的,虽然荣禄跟她也有点亲戚关系。荣禄这个人不太生事,比较低调,西太后是比较喜欢他的。野史上传说他们有绯闻,那都做不得数的。但是荣禄这个人也属于没有什么大才能的人,整体上满人的政治能力在养尊处优的环境里确实削弱得很厉害,所以西太后必须得用些厉害的汉人。

  问:在传统视角里,慈禧总被描述成贪恋权力的野心家,但近年来似乎对慈禧的评价有些改观,前些年热播的《走向共和》就是第一部比较正面刻画慈禧形象的电视剧。在剧里,虽然也不否认慈禧的“野心”,但会从女性的角度去刻画她。也有学者认为慈禧的野心并非男性的野心,她不是想做建功立业开疆拓土的领导人,她只是想成为子孝媳贤、雍容华贵、无忧无虑一生的女主,对此您怎么评价?是否有具体事例可以说明?这样的性格特点是否又影响了她对晚清政事的处理?

  张鸣:我觉得这个也不准确。把她说成一个农家老太婆这个简直是瞎扯。

  在当时的情况下,即使是换了男皇帝可能也就这样了,可能做得也不一定比她更好,至少她比较聪明,比较明智,看人看得比较准,一般情况下她知道利害所在,不大会胡来。

  你说她的志向和男性不太一样,我觉得并没有。实际上她就是按男性的思路在管理这个国家,她并没有显出多少女性特征出来,唯一有一点的就是她跟别的不一样,她喜欢热闹,比如她过生日的时候一定要大庆,一定要大热闹,年纪越大越是爱热闹,所以她六十大寿的时候甚至挪用海军军费大操大办以至于祸国,在这点上,她就是女性,越岁暮越有女性的这个特点。但是她对治理国家还是一个男性的思维、男性的思路,基本上没有什么女性色彩,就跟武则天一样,是个女皇帝,虽然性别是女的,但实际上是个男权社会的皇帝,没有什么女性色彩。[page]

  慈禧最大的乐趣就是操纵人事和政治

  问:您刚才提到她的六十大寿,现在一些清史学家说慈禧在六十大寿的时候确实像她自己所说的,她办完这个大寿以后就想养老,想把政权交给光绪,有这么一回事吗?

  张鸣:我不知道谁这么说的,她的交权实际上也是“依循祖制”。光绪大婚之后,按规矩慈禧就应该交权。按照祖制,皇帝十六岁亲政,结婚之后就是正式成年了,就得给人家交权,按规矩就是这样,她不交是不行的,可是实际上她没有交,最后决定权还是她的。

  一个人掌权掌了三十多年,你让她突然一下子不掌权,这个事是很难受的,男女都一样。西太后不到三十岁守寡了,等于是嫁给了政治。其实之前她是很正常的一个女人,但是嫁给政治之后,这种情愫跟别的人依恋权力还不一样,她没有什么事可干,她不愿意回去绣绣花,画画花草,养养老,听听戏,她不愿意干这个,她最大的乐趣就是操纵人事和政治,她不情愿下来的。

  如果没有发生中日甲午战争,光绪这个摆设可能就一直这么下来了,光绪也对她比较服。要知道,光绪四岁就进宫,面对这么一个强悍的母后,他早就被压服了。但是甲午战争的败仗太惨痛了,也让光绪觉得我不能这样,亡国之君他不能做,他多多少少会觉得甲午战败的原因是她的母后没干好。当时,朝野也都认为是西太后的责任,毕竟西太后是一个女流之辈,你掌权,要是不出事就没事,一出了事就是你的责任。这里不仅是西太后把事情干砸了的问题,还有一种近乎巫术的迷信,认为这是家门不幸,让女性掌权,给国家带来了晦气。这种东西说不清道不白,但中国古代一直有这种情绪。

  这种情绪在甲午战后大爆发,朝野对西太后的不满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甲午战后的形势和任何一次战争都不一样,以前无所谓,打了之后就开放、赔钱就拉倒了。这次不仅仅是割地赔款,日本摆的这个架势是要吞并你的架势,并且也让西方觉得这个事情很麻烦,让日本把中国吞并还了得?他们就要阻止日本把中国瓜分了,于是划分了势力范围。这时候有些中国人就觉得这是“亡国征兆”了,而这个责任都是慈禧的,虽然大臣们口中不敢说但是心中都是这么想的。西太后自己也清楚,所以她不得不交,最后还留了一手,什么意思呢?就是不管光绪你做什么,你最后还是要向我请示。所以说她怎么可能乐意交权?

  我觉得很多人研究历史不研究人,这个人处在什么情境,她的心理是怎么样的,不研究这个完全抛开了讲,慈禧哪有这么高风亮节?有几个人操纵权柄这么长时间了还会放手?如果她像东太后那样淡泊权力,她根本不会临朝的。让肃顺干,能干得很差吗?我想也不至于。实际上,她根本就不必要临朝,既然她临朝了,干这么长时间,而且中间经过同治死去,她顶着大臣的非议,又立了一个同治的平辈光绪,你想想看她的权欲多强?在立光绪为同治接班人这件事上,实际上是引起了轩然大波的。然而,慈禧连这个事都能压住,可见她对掌权看的多么重要,你说她最后突然之间改邪归正了,这象话吗?人的性格要有一致的逻辑。

  问:慈禧喜欢人叫她“老佛爷”,还特别喜欢听京剧,尤其喜欢杨家将里的萧太后,并且把“萧太后再世”这个形象加在自己身上,这两个形象反映出慈禧什么样的性格特点,或者说,潜意识里她对自己是什么样的期待?

  张鸣:在慈禧眼中,凡是“太后”,她都觉得是在说她自己。说太后不好就是在说她不好,所以不能说太后不好。一般给宫里唱戏的戏折子里的太后都是好人。太后必须是好人——这是她自己的小见识。

  但她毕竟是个女人,慢慢变老的女人,她其实最喜欢扮的是观音,后来喜欢照相,经常扮观音照相,现在可以看到慈禧很多张这种照片。

  她信佛,但是她又不是一个懂的人,就像民间老太太信佛一样,她并不懂这个,也不像其他皇帝多少看点佛学的书,但是就喜欢。慈禧内心非常认可自己的太后身份,知道自己是太后,只要提到“太后”那都是我,因此不能有人说太后不好。再一个是喜欢被人称为老佛爷,以观音自况,一是图个吉利嘛,再说这也是一种恭维,到那个岁数,老太太都喜欢被恭维,就像贾太君一样,喜欢大家哄着她。

  光绪的确是中毒而死

  问:慈禧的一生经历了四代皇帝,咸丰、同治、光绪、临终前还指定了溥仪,在这四个皇帝里,跟她时间最长的就是光绪了,但是光绪并非慈禧亲生,慈禧对这个皇帝是怎么样的态度,是真的愿意让他亲政吗?坊间一直流传说,慈禧临终前为了不让光绪翻案,毒死了光绪帝,是否属实?历史上慈禧与光绪关系究竟如何?

  张鸣:光绪是她妹妹的孩子,从她那里来讲,光绪是她的外甥,从她夫君那儿来说,又是她的侄儿,是双重亲戚,关系非常亲近。

  同治不到二十岁就死了,同治去世之后,她想再找一个同治。光绪的确比同治乖,同治很顽劣,不好好看书,这点光绪比同治乖巧。但是光绪四岁就离开自己的亲娘,跑到一个很强势的女人身边,想来日子不会太好过,至少慈禧不像他亲娘那样贴心,光绪心里多少有些不舒服,但是没办法。

  要说两个互相不真心相待,这个也难说。我觉得光绪在亲政之前应该是很佩服他这个养母的,在生活上,慈禧也真心对他好,她也真心想对他好,但是碰到权力之争的时候,这个事就不行了。说实在的,如果光绪帝换成同治帝,估计情况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同治去世太早,我们不知道同治长大以后,跟他母亲的关系会怎样。但按常理来说,如果一个母后太强势,就算跟自己的亲儿子也会发生权力之争,古代父子相残就是明证。因此,即便是亲儿子都会有这个问题,再加上光绪是养子,这个问题就更复杂一点了,尤其是戊戌政变之后。

  西太后其实知道兵围颐和园这个事光绪是不知道的,她身边眼线那么多,那么多人监视着光绪,这个事光绪知不知道她心里应该是清楚的。而且在兵围颐和园之前,光绪实际上已经不能处理朝政了,因为他们两个基本快闹翻了,即便没有谭嗣同去搞这个事,没有袁世凯告密,光绪被废这个事早晚也会发生。而兵围颐和园这件事正好给她提供了一个借口,对她来说,她清楚地知道,从祖宗家法来讲,她掌权本来就不太合理,立光绪也是有争议的,而废掉光绪更会引起朝廷轩然大波,她自己非常清楚这个不对,但是她想做,怎么办呢,所以她一定要把这个屎盆子扣在光绪头上,就是不断强化这个事就是你干的,你就是个不孝之子,就是个忤逆之子。所以政变之后她一味强调光绪的忤逆不孝,比如唱《天雷报》等等,潜台词就是说光绪就是不孝之子,我就是要废了你。

  但是废光绪这个事,列强不干,她也废不了,所以她跟列强的关系有点紧张了,当然从中也有顽固派作梗的因素。兵围颐和园之后,慈禧和光绪的关系从此以后就不正常了,母子之情不再是主要的了,慈禧不仅有废他的心思,甚至把他杀的心都有。再后来,八国联军打进来了,西太后也终于明白了义和团是蒙我的,说能救中国,保大清,都是胡扯。通过这事,慈禧也认识到自己错了,光绪是对的。但由于她大权在握,八国联军很快就放弃了对她的责任追究,她也很快恢复了对国家的控制。经过此事,光绪这也再也没有这个心气与她争了,而且他觉得就这么折腾中国也没有亡,干脆也无所谓了。

  尽管如此,他们俩之间的关系还是不正常,就算是西太后错了,她也不可能去向光绪赔不是,若是光绪错了,可能这事还好说。西太后有错在先,而自己又不肯认错,因此这两人的关系到了后期就一直别扭着。临终的时候,西太后也特别害怕自己死在光绪前面。这两个人的死亡差不到二十个小时,确实很蹊跷,怎么会是先生病的西太后死在后面,原本身体还不错的光绪反而死在前面了呢?于是民间就传说他是被毒死的。从现在的档案来看,光绪还真是被毒死的,因为从光绪的遗骸中查出了过量的砷,而最可能对他下毒的就是西太后。她想的是:我自己快不行的时候干脆把你毒死算了,要不然的话你会给我算帐。其实她不担心别的,就担心光绪会跟她算账,不说别的,就是把她的陵寝降点格她都受不了,她辛苦经营那么多年,才不肯在最后关头功亏一篑。

  过去的人跟现在不一样,我爷爷奶奶、外婆他们到老年以后最在乎的是自己的棺材,自己的棺材到底是什么样的,最在乎的是这个,那个时代的人都是这样的。慈禧临终前最在乎的就是她修了几十年的陵寝,如果要是她死在前面,光绪复位,给她降格是很容易的,并且完全有理由可以把她的陵寝给废了。因为慈禧原来的身份也就是一个贵妃,并不是皇后,光绪这么做是有正当理由的。因此,她特别害怕这个,这里面很微妙,因此他俩最后就变得很别扭,导致清朝最后就落到一个黄口孺稚手里了。如果说当时光绪还在的话,或者说他还能再多活十年,也许变法就成功了。历史往往有非常偶然的因素。

  慈禧的三重焦虑

  问:在慈禧统治的后半期,爆发了义和团运动。慈禧真心相信义和团拳民的迷信“妖术”吗?

  张鸣:如果正常情况下,她是肯定不会相信的,但是那个时候她糊涂了,已经被逼到那儿了。变法本来就是学习西方,救大清,现在不学习西方,不变法了,怎么办呢?大清还是危亡,怎么救?这是她的一层焦虑。再一个是她废光绪也废不掉,这是第二层焦虑。第三层焦虑是,西方对她也不好了,要变法的时候西方对她还算不错,你不变法了,西方对你很不好,态度很恶劣,这是第三层焦虑。怎么应付?

  她没办法,她也不肯退让,不可能向光绪认输,她原来特别想再度临朝,真的再度临朝的时候发现这个麻烦大了,比她躲在颐和园的时候麻烦大多了,她怎么办?都没有办法,这个时候没有办法中的办法就是听人家说义和团厉害,他们刀枪不入,可以灭洋鬼子,还可以保大清。这一下,把慈禧的三重焦虑都给解决了,慈禧就把它们当作最后一根稻草。

  况且,这时候又出了一个所谓的“洋人照会”,给她的信息就是洋人是步步紧逼的。其实这个照会很假,正常情况下慈禧是不会相信的,但是她真相信了,人在焦虑之中会错判的,智商会大大下降,慈禧当时就处在这种状态。她认为洋人这边也在步步紧逼,快逼死我了,没办法,只能姑且一试吧,她并不是真的无条件相信义和团了,她只是姑且一试,但是像端亲王载漪这种人又是疯狂地相信义和团的,疯狂地纵容他们,到后来,弄的慈禧已经是骑虎难下了。打西什库和东交民巷的时候,打了半天也没打下来,这时她也意识到了,义和团并不是传说中的刀枪不入。为了能和洋人调停,她派人去送西瓜,可是为时已晚。这个时候,她已经左右不了载漪了,北京城大乱,她完全控制不了局面,只能选择仓皇出逃,她逃跑的时候连个车都没有。

  问:有人认为义和团运动的爆发,使得慈禧能够利用大众的狂热彻底确立了自己的独裁统治,对此,您如何评价?

  张鸣:一帮暴民,几十万暴民涌入北京的时候你以为她能控制?暴民是没有组织的,你怎么控制?怎么利用?

  她没有办法,用义和团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就是姑且试一试的意思,最后发现根本不灵,发现不灵的时候就什么招也没有了,这里有很多误会,包括跟西方的误会。

  她认为西方一定要光绪掌权,因为她骨子里对自己的掌权还是有一些犹疑的,认为是不合法的,当时就连刘坤一这样的大臣,也不同意废光绪。慈禧不是一个傻子,她要是一个傻子会觉得既然我已经当政,我就不会有任何犹疑,可是她不是这样的,她其实内心知道自己的掌权有点不太合法,但是她还一定要做,因此就弄得心绪大乱。

  我们对北洋的评价太有问题了

  问:在慈禧统治后期,还发生了“丁未政潮”,这次风波对满清王朝有着什么样的影响?对卷入此次政潮中的三派:清流派、北洋派、满清贵胄派,慈禧又是如何看待?反映了她什么样的统治思维?

  张鸣:这个潮是一个逆潮,其实当时谈不上什么清流派,这个时候清流已经变质了。不管是所谓清流派还是北洋派,实际上都同意要新政,只是清流派他们跟袁世凯他们政见不同,可能连政见不同都谈不上,说白了就是权力之争。就权力之争来说的话,相对来说,我觉得袁世凯他们的北洋派更好一点,更理智一点,而且他的方案提出了要进行“行政改革”,我觉得这是很关键的。

  既然要立宪了,立宪就要成立国会了,中央机构要变成一个责任内阁,就不能再有军机处了,就得把军机处六部的结构变掉,这个方案是对的。但是由于这个方案是袁世凯提出来的,清流派就不干了,还有一些满洲亲贵,纯粹出于捣乱的目的,也瞎嚷嚷,这些人确实是有顽固派的嫌疑,就是捣乱的。这时候,慈禧太后又犯了她的毛病,这是她最后一次重大错误,既然已经同意立宪了,怎么可能不搞责任内阁呢?这是必须搞的。但是在这个问题上,她居然打了一个折中,把六部结构改了,但是顶上还是军机处。军机处当年在没有立宪的情况下,也就是皇帝专权的时候,是皇帝的秘书班子,这样一个班子怎么可能作为一个中枢机构在立宪的体系中存在呢?这是不行的,根本不搭的,但她却把军机处保留了。后来资政院成立之后,跟军机处的摩擦就很大,根本无法协调。资政院说你们要到这儿来给我们做报告,接受质询,军机处说我们是秘书班子,又不肯来,但是事又是资政院干,两方弄得很别扭。最后没办法了,摄政王说我们干脆成立一个责任内阁,但是成立内阁他又不放心,要“自己人”干才放心,于是责任内阁成了皇族内阁,人们就更不满了。其实责任内阁的形式是对的,但是不能都是你自己人干,如果西太后当时就改成责任内阁,就不用把这个事留给后人了。后来导致清朝覆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皇族内阁的设立,让很多人觉得朝廷做的是“假立宪、假改革”,所以这是西太后最后一个错误,她在这事上打了一个折扣。

  其实政治改革,政治上必须有妥协,但是政治改革不能这样,改革采用一个折中方案往往是最糟的,容易上不着天下不着地。

  问:所以在“丁未政潮”里面,明着看是所谓清流和北洋派的斗争,实际上最得利的是还是满洲贵族派?

  张鸣:其实也是亏了,最后你得利有什么意义?实际上全砸了,导致崩盘了,如果不这样还不至于崩盘,有什么利可得呢?

  当时所谓北洋派,就是袁世凯他们是最明白的,如果改革按照他们设计的走是最理想的结果,当时袁世凯的班底是全中国最有才能的班底,是整个中国的精华。我最近写了一篇文章,我们对北洋的评价太有问题了,当年清末的时候北洋就是一个旗帜,是一个最先进、各方改革都走在最前面的一把旗帜,如果当时按照北洋派设计的改革路线走的话,中国会好得多。

  大变局之中的领导人必须了解世界大势,不能固步自封

  问:现在对慈禧的评价也日渐多元,虽有人认为她祸国殃民,也有人认为慈禧在她统治期间其实做的还不错,并没有比满清的男性皇帝差到哪里去,还有人认为,慈禧面对的那个时代是“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无论是汉武帝、唐太宗,恐怕都没有办法。对此,您如何评价?

  张鸣:其实办法是有的,如果说像光绪那样主动去看点东西,了解世界大势,这个可能会好一点。光绪是很愿意学习,很愿意看东西的,甚至愿意走出去。西太后最大的问题就在这儿,她始终没有特别了解世界大势,最后的时候有一点了解,但是还是懵懵懂懂,因为她毕竟没有看书的习惯,读书太少,而且也不可能走出去,可在那个时候中国是必须得有这样的人物,必须得有这样的见识,要不然的话就很麻烦。比如说刚开始搞改革的时候就有一个苏报案,一个沈荩案,都涉及媒体,慈禧觉得我们和世界大势有什么关系,觉得这帮新闻人都在捣乱,要把书报人都要抓来,但租界的人不让抓,很多人也骂她,她弄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皇太后说话一言九鼎,想抓谁就可以抓谁,本来是应该干的事,怎么到这儿就不能干了呢?所谓改革,自然是不同的,尤其是要跟西方学,要对媒体要宽容,虽然她朦朦胧胧知道一点,但是为什么这样她也不明白。不明白就需要看书嘛,但她又没有读书的习惯,或者你让人给你读、给你讲也可以啊,但她也不热衷,唯一的一次就是在立宪之前找了曹汝霖给她讲了一次立宪。

  领导人在变局之中,必须得了解世界大势,不能固步自封,像李鸿章就比较了解,李鸿章、袁世凯都是看过不少书的,他们都是有一定了解的。如果慈禧当年了解了,可能变法就会变得好一点,但是这一点她很遗憾,她很聪明,很有权谋,也不是一个昏君(除了庚子那年比较昏),但是在认知世界这方面还有很大的缺陷。而且即便到了晚年,对于自己的权势问题还是看不开,所以最后她的朝廷也没保住。

  我们对人的研究,现在已经有一些转变了,会通过各种信息来注意这个人的经历、所受的教育和这个人的成长环境、心理结构,但我觉得是还是不够,所以经常会出现一些特别荒唐的研究,挺隔膜的。

star.news.sohu.com true 综合 http://star.news.sohu.com/20160504/n447554154.shtml report 10810 皇帝对谁都不信任问:在西太后的一生里,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发动了辛酉政变,斗倒了肃顺,从而成为清帝国实际掌权人之一。按照教科书上的说法,肃顺是顾命大臣,是咸丰帝
(责任编辑:齐贺 UN656)

我要发布

热点推荐更多>>

搜狐社论更多>>

南方水灾堪比18年前

检讨抗灾路径依赖,既不在天灾中竖英雄也不忘在人祸中悲悯苍生…[详细]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