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王蕊
曾以“吹卖嫖赌贪”而闻名官场、江湖的原湖北天门市委“五毒书记”张二江出狱后开茶馆,练书法,出版专著,据说还将开设国学班,其生活可谓是有声有色,有滋有味。自打他生活状况曝光之后,网上对张二江减刑的质疑声一浪高过一浪,一边倒的声讨张二江,那阵势,好似要把他再次推进监狱。近日,央视《面对面》节目对张二江进行了一次专访,节目中,张二江首次披露自己腐败和减刑的一些内幕。
![]() |
“五毒书记”张二江在节目中称,之所以犯下吃喝嫖赌等一系列错误的原因都是“受了西方文化影响”,对此说法,有网友表示“犯了错都是隔壁王老五教的,变成好人都是受了党国的教育,为什么是西方而不是受了岛国的影响呢?”在提到自己服刑期间的减刑问题,张二江表示,我们国家的法律在减刑上是相当严肃、相当规范,所以不存在任何有质疑的地方。对于这样的说法,显然不能让很多网友信服,网友“春之声”反问道“规范?你敢不敢把自己所谓规范减刑的内容公布出来?”
6月1日,湖北省监狱管理局陈述了减刑理由:“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介绍了减刑流程:“湖北省琴断口监狱根据张二江的改造悔改表现,依据有关法律规定和程序,向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请减刑建议书。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经过审理后,分别于2005年11月14日、2007年6月25日、2009年8月31日、2010年11月25日依法裁定减刑”;强调了减刑合法性:“均按法律规定和程序办理,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1997〕6号)文件规定”。
单从湖北省监狱管理局的回应来看,张二江的四次减刑没啥问题。可舆论为啥揪住不放呢?原因很简单,公众还是疑虑减刑和假释背后是否存“潜规则”?网友“焦点7712”认为“没有监督的、提前公开的、在私下悄悄进行的规范只是欺骗大众的规范。”对于张二江所提到的符合规范,搜狐四川省乐山市网友“单身也是一种骄傲”认为这样的说法毫无可信程度“正象自己当年尚未东窗事发时一样,湖北省十堰市的各项工作同样也是相当严肃、相当规范的。”照此说法,很多提拔也是“严格按照组织程序规范”的。
![]() |
网友“东方”提出疑问“这个败类应该限制他减刑。他立了什么功获得了最高的减刑”。根据湖北省监狱管理局陈述了减刑理由,曾经十恶不赦的“五毒书记”张二江貌似一跃成了改造良好的先进典型,减刑也有了充分理由。张二江的四次减刑中两次理由是在狱中积极著书立说,曾在狱中撰写了四本书。
官员减刑除了奋笔疾书努力写稿外还有另一利器——专利发明。据公开报道,因在狱中进行发明创造而获得减刑的现象并不少见,仅是有姓名可查的官员、名人在狱中进行发明创造的现象已屡见报端。被查时一个个贪污腐败,被查后全变成了伟大的作家发明家,监狱真是个好地方,用搜狐辽宁省丹东市网友“流浪狗”的话说“曹雪芹十年一部书都没写完,你在狱里写了四部书?可见在狱里衣食无忧,多么清闲自得呀!建议,中国作协应在监狱里养活专业作家,出作品,出人材啊。”
![]() |
若靠此就能在狱中服刑立下特殊功勋,以争取大尺度减刑假释,搜狐河南省郑州市网友“噼噼啪啪砰”认为此举是“为官员们树立了榜样,做贪官挺好的”。搜狐天津市网友“再回首”有相同想法“为什么一些人敢于铤而走险,这个五毒书记就是范例,五毒俱全残害一方,可只是到里边待几年不就出来了吗?惩治不严厉使他们心存侥幸,如果能蒙混过关他们不照旧耀武扬威吗?”搜狐安徽省合肥市网友“zhuguoyuan2010so”觉得如此的减刑政策对贪官来说犯罪成本太低“好潇洒的罪犯,玩过权术,玩过女人,玩过想玩的一切,在牢里没几年又出来潇洒了,还上了电视,还是当罪犯好啊!”
![]() |
目前,中国在押犯每年至少有20%至30%获得减刑,而官员获减刑的比例则达到70%。在还剩下的30%中,估计除了有钱人之外,几乎就没有这两类人之外人的份了。搜狐广东省广州市网友“我心起航”惶恐“钱多、权大,就能在减刑、假释上任性司法,作践公平;出了点书,写了点专著,就能堂堂正正地以此“特殊的功勋”,大尺度地减刑假释,司法公正恐变成权利的游戏”。央视不仅把张二江洗白,还把中国法律减刑方面描述的相当规范严谨客观,为中国贪官以后走减刑路盖上遮羞布。至于此次张二江的减刑,搜狐山东省日照市网友“信息时代”相信“规范不规范,只有当事人心里有数。”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