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丨柯锦雄
2013年10月25日上午,病患连恩青在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内行刺,导致3名门诊医生被捅伤,耳鼻咽喉科主任医师王云杰因抢救无效死亡。连恩青认为自己的鼻窦炎手术失败,而且还遭到医生联合诈骗。昨日(25日)连恩青被执行死刑,但是至死都不后悔自己的行为, “医生患者都应该反思从中吸取教训。”搜狐辽宁网友“ztn8888so”如是说。
![]() |
连恩青写给家人的信,至死都不后悔自己的杀医行为 |
“医患矛盾何时了?”搜狐山西网友“敢于舍弃”有此一问。在医患如此对立的情况下,似乎这个问题没有答案,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典型的医患自说自话的对立话语体系是如何建立的。
![]() |
这是搜狐跟帖难得的盖楼长帖,但只是展现了医患矛盾话语体系的一部分,关于医患矛盾还有很多原因,医疗体系、医院、医生本身都是原因一部分。搜狐江西网友“心安勿忘”就是医生,他称“不夸张的说,我赢得了我的病人对我的尊敬和爱戴,但这可能不能给在同行中赢来任何好感和荣誉!”赢得病人的尊敬却无法赢得同行的好感和荣誉,这是多大的悲哀,这让人想起了四川绵阳的“走廊医生”。
回到浙江杀医案的本身,搜狐广东网友“同君醉”称“他的鼻子经过手术后,难受的连最起码的呼吸都保证不了。是不是属于手术不成功?这些医生难道在病人难受的一再的哀求下,都不给复查检查什么原因。就下定论?医生有无责任?有责任就要追究。”而搜狐云南网友“无名氏_91877”从专业角度指出“这个是个心理问题,可能就是所谓的‘空鼻症’,自我感觉不能呼吸,实际呼吸道是通畅的。”
实际上这种对于自身病症往严重方面描述,属于人趋利避害本能行为,但是医患不信任会让患者不相信医生的诊断。特别是现代搜索技术的发展,客观上对医患矛盾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很多人习惯在身体不适时,在网上找寻答案,然后再前往医院。而在医院诊断也并不是需要医生给出何种建议,好像是为了验证自己搜索的结果,要求医生用自己搜索的结果为基础提出治疗方案。如果搜索真的能治病,那还需要医生做什么呢?
患者有过高的期望可能是怀疑医生的一个原因,不过医生并非完全无辜,搜狐广东网友“水座日月”称“医生都说自己是弱势群体,又有谁没有看到过,医生常常摆出得臭脸,和动不动打击病人的信心呢?虽然我知道这是整个医疗体系的问题,但是医生就不能在态度上先改变吗?尊重你自己的职业吗?非要愤怒的民众最后一根救命稻草都不给人留吗?”在医疗体系中,患者的地位最为弱势,但是医生也并不是很强势的地位,“都是社会的可怜者。”搜狐上海网友“独伤心”的判断也许是最佳的注解。
患者群体肯定比医生大,没有谁一辈子一次医院都不进,所以才会有搜狐浙江网友“旧人序”的要求,“一出事,就是一边倒的舆论,这本身就是有问题,问题永远有二面性,需要反省!”搜狐山东网友“樱花咒”称“看评论真让人心寒。就算手术失败,医生也罪不至死吧!而且手术本身就容易留下后遗症、并发症的,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医生也是人啊,为什么连基本的人的待遇都得不到?”
![]() |
搜狐湖南网友“伤不起”喟叹“贩卖小菜也可谋生。何必一定要作医生?风险太大了。”等到没有医生的时候,疾病能否自愈呢?这是那些说杀医有理的人需要思考的问题。
“做人要能站在对方立场上想想,很多悲剧都可避免。但无论如何不能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生命只有一次,不珍惜他人生命的,必对自己造成极大危害。”搜狐浙江网友“ 泪染渍” 如是说,搜狐北京网友“归去如风”也希望“医患互相包容,城管小贩互相包容,官民互相包容。”
![]() |
当医生的人不一定非要学医,但是得病的人却一定需要医生,多一点相互信任,多一点相互理解,多一点相互包容,也许医患矛盾就不会激化到杀人的地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